当天,百域亚洲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Manu Bhaskaran,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丹丹,新希望六和海外BU副总裁兼新加坡公司总经理李云华,凯投宏观中国首席经济学家Julian Evans-Pritchard,智联招聘董事长郭盛,以及主持人财新传媒高级编辑徐和谦共同探讨“亚洲双未来”构想,展开交流。
(智联招聘董事长郭盛在“亚洲愿景论坛2025”现场进行发言)
与会嘉宾表示,亚洲正呈现出两种并行而又迥异的发展趋势:部分国家加速步入“银发社会”,劳动力规模持续收缩、医疗养老压力攀升;另一些国家则仍处于青年人口增长期,劳动力资源丰富、消费市场潜力巨大。这种结构性分化,正在重塑亚洲的经济格局、劳动力结构、创新方向与公共治理模式。面对这一“双重未来”,人们应如何应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能否实现优势互补?各行各业又该如何主动适应这一趋势?
智联招聘CEO郭盛在论坛上指出,虽然中国劳动力总量开始收缩,但劳动力素质迅速提升。每年约1200万大学毕业生正改变着中国劳动力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程度,这种人口质量的飞跃为国家生产力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郭盛强调,中国正从制造型社会转向创造力驱动型社会,如在泡泡玛特等创新品牌的发展中,年轻00后发挥了重要力量。
郭盛特别提到年轻一代职场新人带来的积极变化。90后和00后拒绝996工作制,更加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追求音乐、体育等个人梦想。这种变化并不意味着年轻人不努力,相反,他们的生产效率比前几代更高,推动了中国向创造力驱动社会的转型。
在数字劳动力方面,郭盛分享了一个重要观察:数字员工正在成为劳动力市场的新力量,未来企业的员工组成中,高达40%将是数字员工。他以互联网公司举例,一个安全团队可能由5个人和5台电脑组成,其中4台电脑负责计算,1台电脑管理其他4台。这种数字劳力的普及将有效缓解人力短缺问题,不必过度担忧传统劳动力减少。
在讨论婚育和生育率问题时,郭盛认为,与过去的“打工人相比,如今年轻一代更重视生活质量,尤其是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在中国这样的传统社会,要解决生育问题,最好先解决结婚问题。如果政府要出台激励生育政策,可以先从鼓励结婚入手。他补充道,“在互联网时代,线下见面都变得困难,更不用说线下匹配。而人口流动对结婚有非常积极的影响,有必要逐步放宽户籍制度,避免阶层固化。一旦打破新一层壁垒,‘婚恋池’的范围扩大,匹配成功的概率或许会更高。”
放眼亚洲的经济社会发展,郭盛表示,亚洲人口结构挑战的破局之道,本质是“时间换空间”:老龄化社会用自动化争取劳动力转型时间,年轻社会用技能提升创造发展空间。平衡效率与就业,不取决于技术,而取决于能否构建响应迅速、终身学习、区域协作的人力资源生态。
作为中国知名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智联招聘正通过技术赋能,搭建跨境人才对接平台、开发AI驱动的技能培训课程、输出职场生态解决方案,助力劳动力市场在人口十字路口探寻可持续发展之路。未来的竞争,是人力资源生态的竞争。唯有以人为本,通过投资教育释放人力资本红利,并借助数字劳动力弥补人力短缺,才能实现社会发展与个人幸福的平衡,并在这场人口结构的大变局中实现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