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外交部两次推荐、央视多次聚焦:九识智能凭什么成为行业标杆?

2025-08-21 14:01:16     来源:

在全球化与科技革命深度融合的当下,一家中国无人物流车企业的名字正频繁出现在国际视野与国内权威媒体的报道中: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 2025 年 6 月 4 日和 8 月 18 日两次通过社交转发九识智能相关内容,分别提到 “Self-driving delivery vehicles have been deployed in multiple cities across China. A new era of smart logistics is coming. ”(中国多个城市已部署自动驾驶配送车辆,智能物流新纪元已然来临)和 “Driverless cargo trucks are officially on the road in China. The future of logistics is so cool”(中国无人驾驶货运卡车正式上路,物流的未来太酷了)。

与此同时,九识智能也频频登上中央广播电视,CCTV-2《经济半小时》8 月 12 日的报道深入解析其创新实践。CCTV-1《新闻联播》在 8 月 17 日聚焦物流行业发展新态势的报道中,九识智能无人车亦在报道中亮相,展现了我国快递行业在数字化、无人化转型中的蓬勃活力。

此外其技术成果也多次出现在 CCTV-13《新闻直播间》《朝闻天下》及 CCTV-2《正点财经》等栏目。

这家频频获得高规格关注的企业,究竟凭借什么脱颖而出?作为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科技公司,九识智能以 L4 级自动驾驶全栈自研技术为核心,在产品迭代、研发实力、生态布局等维度的突破表现,或许正是答案所在。

四年跻身独角兽:选对赛道的 “精准突围”

成立于 2021 年的九识智能,仅用四年时间就跻身独角兽行列,其成长密码藏在对行业趋势的精准判断中。

当自动驾驶领域多数玩家扎堆于 RoboTaxi、驾驶辅助等商业化周期较长的赛道时,九识智能敏锐锚定了城配物流这一被低估的 “价值洼地”—— 这一场景需求刚、场景相对封闭且高频,是自动驾驶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落地的 “最优试验场”。正如 36 氪报道中所观察到的,九识选择 “下沉到城配物流的现场,去发现和解决客户的实际问题”,这种 “从实战中来” 的路径,让其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了从技术研发到商业闭环的跨越。

在竞争激烈的物流无人车赛道,九识智能的 “压倒优势” 并非偶然。不同于追求技术参数的同行,它始终以 “客户场景是否需要、能否解决实际问题” 为核心,最终形成 “需求 - 研发 - 验证 - 迭代” 的正向循环,这也正是其能获得权威关注的底层逻辑。

场景化产品矩阵:让每款车都 “长在需求上”

九识智能的产品迭代,始终围绕客户真实场景展开,从 Z 系列到 E 系列再到 L 系列,每款车都精准击中行业痛点,且经过严苛的场景验证。

针对重货配送与长距离运输需求,Z 系列(Z5、Z8、Z8Max)成为行业全能标杆:Z5 车型经多场景打磨,稳定与适用获广泛认可;而专为冷链物流设计的 Z5 无人冷藏车型,更是解决了生鲜、医药等领域的多温层配送难题,让疫苗、冷鲜肉等 “娇贵货物” 在运输中全程保鲜。在轮胎汽配行业,Z 系列的大载重与长续航能力,让佳通轮胎等企业的重型部件运输效率大幅提升;在商超供应链中,其精准的路径规划能力确保米面粮油等物资 “当日调拨、次日上架”。

面对轻抛货与末端配送场景,2025 年推出的 E 系列给出了 “高价比” 答案。其中 E6 系列以无立柱车身设计打破空间限制,最大装载空间达 7.4m³,单次可承载超过 800 个标准快递箱,130 公里空载续航(满载 100 公里)轻松覆盖城市内短途调拨。更具突破的是其 “一部手机的价格” 配合 1800 元 / 月的 FSD 订阅服务,让中小物流企业、社区驿站也能轻松接入智能物流。2025 年 8 月,首批以该价格下订的客户已顺利提车,标志着无人配送技术真正走进 “寻常百姓家”。

而最新发布的 L 系列首款车型 L5,则填补了重载物流场景的空白。其 1.8吨的载重刷新行业纪录,6.2-7.1m³ 的货厢容积可轻松承载轮胎汽配、酒店布草等大宗货物。针对 KA 大客户的车队运营,L5 的400V 高压快充(30% 至 80% 仅需 35 分钟),配合 130km(满载)/170km(满载长续航版)的续航能力,能完美适配城市及周边中短途调拨。

研发实力:从全栈自研到前沿突破

九识智能的产品竞争力,源于深厚的研发积淀。作为拥有 L4 级自动驾驶全栈自研技术的企业,其核心技术覆盖算法、硬件、系统集成等全链条,确保每款产品都 “技术可控、迭代自主”。以 L5 为例,其搭载双半固态激光雷达、2 个毫米波雷达、12 个超声波雷达及 7 路环视相机,配合 1 个超长焦相机,构建起 360° 无盲区环境感知系统;500+TOPS 算力的双 ORIN 芯片让决策响应延迟大幅缩短,结合轻地图 NOA 技术,可在空旷国道、保税园区等场景自主规划路径,即使在雾、雪等恶劣天气下也能稳定运行。

为探索技术前沿,九识智能于 2025 年 8 月 6 日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共建自动驾驶技术联合实验室。这场为期三年的深度合作,聚焦大模型、计算机视觉等自动驾驶前沿领域,旨在攻克核心技术难题。九识智能表示,将开放核心研发资源,推动技术产业化应用;上海交大则发挥学术优势,为实验室提供智力支撑。这种 “学术 + 产业” 的双引擎模式,让九识既能扎根市场需求,又能前瞻技术趋势,持续筑牢研发 “护城河”。

ADS 战略:从 “卖车” 到 “造生态” 的跃迁

如果说产品是九识智能服务客户的 “利器”,那么其最新公布的 ADS 中心(Autonomous Driving Service)智慧城市物流融合体战略,则展现了其构建行业生态的野心。这一战略以 “无人物流车标准化产品、个化生态定制服务、运力服务体系、智慧城市新基建” 为四大支点,推动无人配送从 “单点应用” 迈向 “系统级服务”。

标准化产品是生态的根基。L 系列与 Z、E 系列形成互补,覆盖多立方全场景,通过模块化硬件设计和通用软件栈,解决行业规模化落地难题;个化生态定制服务则基于标品底盘,为冷链、环卫等场景提供定制方案,让客户“主动定义产品”;运力服务体系通过轻资产租赁模式,让客户按需调用物流、巡检等模块,降低前期投入;智慧城市新基建则联合政府、产业资本设立产研基建,推动 “车 - 路 - 云 - 城” 四位一体系统融合,让无人运力成为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

技术普惠:让无人车走进田间地头

中国自动驾驶的发展速度,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在发展。从大凉山的柑橘清晨采摘后由无人车当日送抵城市,到甘肃鹿连村的快递通过无人车跨越 20 公里山路准时送达,九识智能的无人车不仅服务于繁华都市,更深入山野乡间,让 “技术普惠” 从口号变为现实。

当大众认知中 “落后” 的乡村都能用上无人车,当中小商户也能负担智能配送成本,自动驾驶的价值才真正彰显。作为行业标杆,九识智能正以产品迭代回应需求、以研发突破引领趋势、以生态布局赋能行业,让无人配送成为触手可及的公共服务。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相信九识智能将带领行业迈向更高效、更普惠的智能物流时代,让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在全球舞上持续闪耀。

 

标签:

猜你喜欢

中企出海“信任战”:法大大Nota Sign全球签助力构建跨境信任体系
力量发展2025年中期业绩透视:韧性盈利、慷慨派息、成长可期
天时资源、艾德金融及HashKey Chain签署合作备忘录,携手推动香港首个白银RWA项目
腾讯研究院关于人工智能+系列研究第一篇AI+广告报告重磅发布:人工智能引领广告行业向“一人千面、人机协作”转型
华南旗舰环保大展9月启幕,2025广州环博会打开大湾区绿色技术宝
京津冀避暑旅游再现新 周边游直指“芦芽山”
荣制药河马君双喷嘴喷雾剂,双喷设计革新咽喉护理
重构流量星际!腾讯&雅里数科“灵犀星链”AI智能体战略合作签约
【Wati】Meta首次中国对话大会:揭晓企业出海增长“必答题”
街电联名QQ炫舞2,打造破圈营销新范例
方寸金辉流转日常:君佩珠宝级黄金的佩戴哲学
喜相逢2025中期:营收净利双增稳基本面,海外市场贡献核心增量
AI主线重新凝聚,这次有什么不一样?
发挥沪滇禀赋 实现美丽产业高质量发展 |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调研上海贝泰妮
翰森制药2025 H1财报:总收入超74亿元,创新药收入占比82.7%,溢利大涨15.0%达31.35亿元
《傩戏2》非遗升级,山海星辰新厂牌“桃花里”开启高颜值精品短剧新篇章
Telesin泰迅推出适配影石Go Ultra相机的系列配件解锁多场景创作可能
科创200成反弹先锋,科创200ETF指数(588240)配置价值凸显
小黑葵成长记:从诗韵舞台到草原课堂,一颗葵花的守护之旅
技术升级!北京维视眼科微创全飞秒精准4.0-VISULYZE装机仪式圆满结束
北京维视眼科医院出席龙晶上市会,肖静院长斩获“首批100枚卓越里程碑奖”
甜菊糖苷迭代迎新 合成生物重塑植提产业生态
英国轻奢母婴品牌Lovemami荣膺IAI全球设计奖 以医学智慧重塑婴童护理新标杆
2025深圳Formnext观展全攻略!8月26-28日,高效玩转3D打印盛会
重庆机电(02722)2025年中期业绩强劲增长,中期股利派发彰显公司稳健回报
中国品牌的“双轨出海”模式:从个体突围到系统性共振
聚焦运营模式:OxCap 是资金盘吗?
解码云仓酒庄赞助战略的双轮驱动:品牌建设与渠道赋能
科创债ETF鹏华场内规模突破159亿,沪市同类第一,上市以来日均成交额超76亿
2025上半年净利润增长14.04% 喜临门“AI陪伴”开启睡眠科技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