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9日,以“千年药都・郴约未来”为主题的2025中国(郴州)第二届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在郴州盛大启幕。这场汇聚全球目光的盛会,由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欧洲对华关系促进协会联合主办,两百余位海内外中医药领域专家、学者与企业家齐聚湘南灵秀山水间,共话中医药传承创新之道,共绘绿色发展宏伟蓝图。
欧洲对华关系促进协会执行主席、中尼经济协调中心办公室主任李洪彦受邀出席大会并发表主旨演讲。他以“坚持绿色引领、重视国际赋能、深化郴州实践”为核心,为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深厚人文底蕴与长远战略思考,引发全场共鸣。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绵延千年的文化瑰宝,更是天地与人对话的智慧结晶。这份开创植物入药先河的古老智慧,既深深融入中华儿女的血脉基因,更跨越山海成为惠及世界的健康力量——从神农尝百草的无畏探索,到李时珍踏千山著《本草纲目》的执着坚守,“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早已将“医道救人”与“感恩自然”的基因刻入文化血脉。它既敬畏天地滋养草木的厚爱,更珍视祖先以智慧解码草木药性的传承,让这份跨越千年的健康福祉得以永续传递,为全球健康事业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
立足当下,李洪彦在演讲中强调,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必须延续这份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在种植环节坚守生态优先原则,坚决拒绝过度开发;在加工环节深度融入绿色理念,悉心保留药材本真,让每一份中医药产品都带着自然的温度与人文的厚度,实现可持续发展。面对全球化浪潮,他着重阐述“国际赋能”的关键作用:推动湖南道地药材标准与国际接轨,是让这份“天地馈赠”走向世界的核心钥匙;充分利用欧洲及“一带一路”覆盖非盟55国的广阔合作网络,构建高效、韧性的中医药跨境供应链体系,则是拓展健康福祉的重要路径。
为助力郴州实现“世界级绿色中医药高地”的目标,李洪彦提出三大建议:加大政策创新力度,以完善制度保障绿色发展落地生根;坚持人才引擎战略,构建“产学研用”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让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碰撞出创新火花;强化品牌升级行动,走出国门在非洲成立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充分利用好中尼经济协调办公室进行双方及非盟55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带着湖湘灵气的道地药材,成为传递中国文化与健康理念的文化使者。
本届大会不仅是思想交流的高端平台,更是合作共赢的坚实纽带。会上,郴州市生物医药产业链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成功举行,涵盖种植基地建设、精深加工、技术研发、市场流通四大领域的10个重点项目正式落地。其中包括桂阳中医药文旅康养产业园、郴州福城国际中医药自由贸易港、中医全品类设备及耗材研发生产等标杆项目。这些项目预计将新增就业岗位超800个,带动药材种植户年均增收20%以上,让“天地之馈”真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之福。
会后,李洪彦主席与郴州市政协主席陈跃文围绕郴州与非洲国家多领域合作展开深入座谈。李洪彦指出,非洲大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对传统医药的深厚认同,当地对中医药的需求旺盛,矿产、农业合作潜力巨大——郴州的道地药材带着“感恩自然”的理念,特色农产品带着生态种植的初心,在非洲市场大有可为。陈跃文则详细介绍了郴州中医药产业、矿产资源、绿色农产品产业的发展成果,以及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他表示郴州愿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走出去”认真落实中非贸易合作机遇,将“天人和谐”的发展理念与非洲共享。
双方一致认为,郴州与非洲国家在资源禀赋、发展需求上高度互补,合作空间广阔无垠。未来将加强沟通对接,探索建立与非洲长期稳定合作机制,推动郴州中医药产品、特色农产品走进非洲,同时引进非洲优质矿产资源,让“天地馈赠”跨越洲际,让“感恩心智”促成共赢,在湘、非大地上共同书写绿色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崭新篇章。
最后,李洪彦主席寄语全场嘉宾:让我们携手同心,让中医药这颗穿越千年的“活化石”,在新时代的阳光雨露中焕发璀璨生机。让道地药材的标准成为世界认可的标杆,让中医药的健康福祉惠及更多生命。正如奔腾不息的郴江春潮,这份承载千年底蕴的事业必将枝繁叶茂,成为连接人与自然、贯通中外文明的绿色纽带,福泽天下苍生,永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