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中环写字楼的通明灯火下,陈先生刚结束一场跨国会议,手机便收到健康预警:“血压异常波动,建议立即放松休息”。与此同时,在沙田公屋照顾年迈母亲的李太,正通过AI平台查看母亲的血糖趋势分析——这是多对多物联集团全周期AI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在香港千万家庭中悄然落地的真实场景。
香港,这座以高效医疗体系和长寿人口闻名的国际都市,正面临老龄化加速与慢性病负担加重的双重挑战。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2023年)的数据,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预计将从2021年的20.5%上升至2046年的36.0%。根据香港2025至26财政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案显示,在医疗卫生方面,2025-26年度政府医疗卫生总开支预算为1,410亿,用以确保本港医疗系统继续周全地照顾所有市民健康,同时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医疗创新,以打造香港成为国际医疗创新枢纽。可见,香港特区政府为应对人口老化、慢性疾病日益普遍和医疗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正持续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市民共建“健康香港”。
多对多物联集团香港公司依托集团在广东顺德扎根“建模”的总部优势,快速复制经过市场验证并认可的以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为驱动的家庭健康解决方案,坚持以“科技防大病,管慢病,促健康”为使命,全面推动全周期AI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在香港各区域、各社区、各机构的落地,成为市民、医疗工作者和卫生机构信赖的AI健康平台。
多对多物联集团香港公司负责人林秀娴表示,通过全周期AI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在香港简称MANY+),可以帮助用户实时健康数据分析和预测进行健康管理,在检测到异常时,AIoT系统会自动根据不同的紧急程度触发相应的行动。有助于帮助医疗健康机构提高运营效率,并通过外联渠道及健康大数据洞察支持医疗工作者和卫生机构。另一方面依托医疗专业人士的专业知识,我们更希望构建强大的人工智能模型,协助本地及全球在预防、诊断和管理疾病方面做出努力。
随着全民健康意识加强,主动健康管理需求激增。从智能健康穿戴设备、居家健康监测到个性化健康方案,市民对“防大病、管慢病、健康养生”的诉求已从医院延伸至社区与家庭,以治病为中心的传统医疗模式正被打破,“防-管-养”AI健康一体化新模式正备受推崇。
事实上,多对多物联集团香港公司自成立以来,积极参与相关社区公益活动,充分使用全周期AI健康管理服务平台,通过数智血糖仪、数智体脂秤、多参数检测仪、脉搏波检测仪等数智健康设备及AI中医、AI分析、AI预警等系统,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深受居民欢迎,受到了各方关注与认可。并于2024年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亚洲站的银奖,于2025年3月中标12个社区AI健康服务点。有不少市民表示,这个平台系统通过简单的智能设备,便可以把日常健康轻松管理起来,日常的数据不用手工记录,系统自动记录并自动分析形成健康报告,根据报告预测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防患于未然,让普通市民也能进一步把握自己的健康主权。
林秀娴表示,多对多物联集团香港公司不只是走进社区,同时还携手UniqueUs优疗愈、泰殿、Nutribite维小饭、FUTURENOW等解决方案合作伙伴,一起为居民家庭提供精准的个性化健康解决方案。让公立医院资源集中于疾病治疗,让多对多全周期AI健康管理服务平台进一步将健康管理延伸至院外场景,补齐家庭健康监测与长期照护服务的缺口,通过AI将健康服务标准化、普惠化,让普通市民也能享受“轻奢级”健康管理。我们将于8月2日参与中西区民政事务处及中西区推广使用资讯科技委员会合办的“数字健康管理与防骗资讯讲座”。作为数字健康推广伙伴,我们致力赋能市民掌握科技工具,提升健康自主权与生活幸福感——这不仅是服务,更是我们的核心使命。
在全民主动健康时代,多对多物联集团正以AI为香港打造“防-管-养”AI健康一体化新范式——它不仅是技术平台,更是连接个人、家庭、社区与医疗健康机构的“健康枢纽”。正如市民陈生所言:“现在,我的健康数据会‘说话’,它告诉我什么时候该运动、该休息、该看医生。这种掌控感,才是真正的健康自由。”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