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高管的“金饭碗”与“真价值”:原来安稳藏在这里
在山东这个对 “编制” 执念刻进 DNA 的省份,管美玲辞掉银行职务时,朋友圈的质疑像潮水般涌来 ——“金饭碗说扔就扔?”“多少人挤破头想进银行!”
那时的她,带着金融人的 “冒险基因” 扎进信托和私募,却在行业暴雷潮里摔得最痛。直到在泰康沙龙偶遇前同事:“财富管理不是赌收益,保险的‘慢钱’才是穿越周期的底气。”
如今的她,手机里存着 327 位客户的保障方案,团队里有从券商、信托转型来的 “同路人”。李阿姨拉着她的手笑称:“咱俩以前都爱冒险,现在才懂‘保险’是真本事!” 入司至今,她个人标保累计 32 万,团队带教出 3 位银行背景的 HWP 新人,“在泰康,‘保险家’的安全感,比任何‘金饭碗’都沉。”
互联网创业者的“风口”与“航向”:从追风者到造势人
郑直的创业故事曾像被数据武装的信鸽 —— 赛鸽科技赛道两年狂揽 2000 万流水,后台 120km/h 的飞行数据是他的勋章。直到疫情暴雨袭来,所有比赛取消的电话,让这只 “愤怒的小鸟” 彻底迷航。
雨夜里,那只落回车盖的伤鸽脚环上,他当年写的 “做自己的信使” 字条仍清晰。2024 年站在泰康燕园,他突然顿悟:“以前给信鸽写算法,现在给家庭画人生 GPS。”
现在的他,带着互联网人的敏锐拆解 “保险 + 医养” 生态:用大数据帮客户规划长寿时代的现金流,用 “银发经济 = 系统空投的复活甲” 比喻打动 95 后新人。团队里,从大厂逃离的产品经理、连续创业失败的技术宅都找到了新坐标,“在泰康,不用追风口,因为我们就在创造趋势。”
地产“拼命三娘”的“平衡木”与“价值杠杆”:职场妈妈也能活成 “多面手”
吕慧锋曾是忻州地产圈的 “铁人”—— 跑工地磨破 3 顶安全帽,却在女儿生日宴上被一句 “想在天亮时见妈妈” 戳破铠甲。更扎心的是,晋升名单上的名字被领导一句 “女同志顾家就行” 抹去。
那时的她,像没拿到 “五证二书” 的开发商,左手攥着没盖章的晋升蓝图,右手捏着过期的亲子入场券。直到看见泰康养老社区的蓝图:“盖房子是筑巢,做保险是给家安防护盾。”
如今的她,是 23 人团队的领头人,服务 327 个家庭,还是两个孩子的 “超人妈咪”:上午带团队推演方案,下午陪女儿在秀容书院研学,二宝的婴儿车就放在办公室角落。“被客户挂 47 次电话仍坚持沟通的韧性,在地产时是‘内卷’,在泰康成了‘专业’。” 弹性工作制让她的团队里,有 3 位宝妈做到了 “月月达星”。
三个故事的背后,藏着泰康的大智慧:
价值感的升级:银行人从 “卖理财” 到 “守家业”,互联网人从 “抓流量” 到 “护一生”,地产人从 “盖房子” 到 “筑幸福”,职业意义感看得见、摸得着;
安全感的落地:325 万个人标保、483 万团队业绩、327 个家庭的信任…… 这些数字不是 KPI,是穿越行业周期的 “压舱石”;
可能性的打开:管美玲带的银行行长转型 HWP,郑直团队里的大厂人用用户思维做服务,吕慧锋的宝妈团队把 “带娃经验” 变成客户共情力 —— 在泰康,“跨界” 从来不是短板,而是独特优势。
给犹豫转型者的一句话:
真正的转型不是 “扔掉过去”,而是带着过往的勋章,在更有生命力的土壤里重新生长。在泰康,每个 “跨界者” 都能找到答案:原来最好的收获,是活成自己曾经羡慕的模样。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