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6日-12月18日,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港大日”在香港大学本部校园隆重启幕,“港大日”是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的年度盛事之一,更是全球校友回归母校,重温同窗之谊,共话未来发展的重要时刻。此次盛会时隔4年再次启动,跨越疫情考验,经历时代变迁,来自全国各地的500余名校友齐聚一堂,忆往昔,看未来。
12月17日,香港嘉里酒店精英云集,高朋满座,2023港大日重要环节——“港大讲堂”在此举办。本次讲堂主题为“展望新年:巨变下的开放与复苏”,港大ICB特邀16位学界及政商界重量级嘉宾围绕四大主题,从国际到国内,从宏观到微观,进行主题演讲和圆桌讨论,为校友带来一场思想盛宴。午餐环节,特邀恒隆集团及恒隆地产董事长陈启宗先生进行主题演讲。
香港大学协理副校长、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HKU ICB)创始院长刘宁荣教授发表开场致辞。刘宁荣教授表示:“每年‘港大日’,我们都广邀海内外思想者汇聚香江,围绕年度政经焦点,带来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独特的视角、独到的观点与独家的思考,‘港大日’已成为广大校友与在读学员不容错过的年度思想盛宴。”
Section 1
国际变局下的世界与中国
香港特区立法会前主席、大紫荆勋贤、GBS、JP曾钰成先生,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创始主任、华盛顿布鲁金斯研究所中国研究中心前主任李成教授,中环资产投资基金创办人谭新强先生,香港大学协理副校长、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创始院长刘宁荣教授四位嘉宾做深度分享并进行圆桌对谈。凤凰网<<香港号>>总监、主持人陈笺女士担任圆桌对谈环节主持人。
曾钰成先生分享主题为“变局下的香港”,曾先生表示:“香港的未来,在于让中央放心看到“一国”在香港得到充分尊重,同时让世界看到香港保持独特性的措施和决心。”
李成教授带来主题为“美国大选年的中美关系”的深度分享。李成教授认为:“中美关系不是垂直坠落,而是回旋下滑,仍有回旋余地。美国不是铁板一块,各基层、利益集团意见不一,某些领域中仍需与中国合作。”
谭新强先生与现场嘉宾及校友讨论“中国的发展战略能超越美国吗?”的深度议题,谭新强先生认为:“我们需要重建中国人自己的信心,包括投资者信心、消费者信心,关注生育率降低、男女比例不均衡的问题,扩大开放才能实现国际化进而挑战美元地位。”
刘宁荣教授带来主题为“重置全球化: 一球两制下寻找融合之路”的深度分享。刘宁荣教授表示:“中美之间的沟通交流很重要。中美人民对彼此认知有巨大的误差,需要敞开心扉的交流,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共性多于不同。”
Section 2
港深双城记与中国经济新支点
JP方舟博士,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专业应用教授、前信报执行董事及副社长陈景祥教授,香港立法会选举委员会议员、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副会长邓飞先生,香港科技园公司董事局成员、原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专家合伙人车品觉先生出席并带来深度分享并进行圆桌对谈。广东广播电视台驻香港首席代表朱可女士担任圆桌对谈环节主持人。
方舟博士与大家畅谈“香港北部都会区对深港两地的战略意义”。方舟博士表示:“香港北部都会区成败在于产业的导入,深圳是产业导入的重要影响因素,要避免成为几个加强版的新市镇加上一个放大版科学园的拼盘。”
陈景祥教授提出了“香港能为大湾区带来什么? 大湾区能为香港带来什么?”的拷问,陈景祥教授认为:“大湾区经济融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会有阵痛,香港需要面对生产要素价格调整、经济结构调整、心态和价值观调整等转变。”
邓飞先生从另一个角度看大湾区发展,与大家探讨“教育产业化如何推动香港成为大湾区国际教育枢纽”。邓飞先生表示:“为保持香港教育国际化的领先地位,应增加亚洲其他国家地区的学生数量,从教育领域为国家与特区拓展软实力。”
车品觉先生从科技创新与大数据的角度出发,分享主题为“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推进国际国内双循环经济格局”。车品觉先生表示:“大湾区探索数字经济发展的时候,需要寻找在不同法制下数据的流通最大公约数, 並制定一套多边均适用及更灵活的数据安全规则。而香港应发挥其优势,把握机会建设成为大湾区内出海企业的数据枢纽,提供一站式更便捷的国际数据中心。”
午餐演讲
经济低迷的转折点何时来临?――地缘政治与科技变局如何改变全球经济前景
“港大讲堂”午餐会环节,特邀大紫荆勋贤、恒隆集团及恒隆地产董事长陈启宗先生带来主题分享。陈启宗先生认为:“当前,不仅是经济,而是人类到了及其重要的临界点。现在发生的不是循环性的改变,是结构性的改变,是长时期的。当下是保命和保本的时候。”陈启宗先生随后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人类社会来到了及其重要的临界点:第一、科技发展产生的巨大变化,而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可能慢慢超过正面影响;第二、气候变化:西方是污染世界的原创者,发展中国家紧随其后且有超越的趋势;第三、俄乌战争爆发导致的世界能源格局大洗牌;第四、世界碎片化无法避免的趋势;第五、人类经历了有史以来的最大道德标准下滑,占世界人口总数60%的人口道德标准与西方主导的标准不一样。
Section 3
全球与中国经济展望
经济学家陶冬博士,高风咨询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HKU ICB顾问委员会委员谢祖墀博士,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HKU ICB顾问委员会委员肖松博士,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花旗银行私人银行董事总经理刘利刚博士担任分享嘉宾并进行圆桌对谈。资深传媒人马媛女士担任圆桌对谈环节主持人。
陶冬博士带来主题为“全球经济展望”的深度分享。陶冬博士表示:“各国央行货币政策的力度强弱和速度快慢将决定未来一年的经济市场转向。中国经济复苏是N型模式。”
谢祖墀博士的分享主题为“大变局中的战略思考”。谢祖墀博士表示:“一些外资企业撤出中国的几点原因:全球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让全球企业的领导者非常担心;某些政府给予企业的压力;对即将到来的经济萧条的预期;中国自身的结构性问题,自认无法有效与竞争者竞争;羊群心理。”
肖松博士畅谈“科技创新:立足本土,放眼全球”。肖松博士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产业的巨变:全球化到全球本土化,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科技重塑产业,5G、云计算、数字孪生技术和日益兴起的人工智能重塑生产过程;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逐渐从理论共识发展为产业共识。
刘利刚博士与大家共同探讨了“中美经济与市场展望”。刘利刚博士认为:“中国需要果断且系统性地出台政策来应对房地产市场低迷,避免重蹈日本的覆辙。中国需要吸取日本处理房产泡沫崩溃的教训,也需要借鉴美国2008-09处理次贷危机经验,在政策空间还有,政策工具还有效的时候,把该出的政策快出,加大政策刺激。同时政府也应对陷入困境的私人房地产开放商发起政府主导的债务重组,使房产市场不至于成为拖累中国经济的长期因素。”
Section 4
香港新现实与新机遇
前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香港教育大学前校长、现公共行政学顾问、GBS,BBS,JP张炳良教授,中原集团创办人兼主席,JP、HKU ICB顾问委员会委员施永青先生,香港南华早报前总编辑王向伟先生,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公共事务及研究部总经理洪雯博士展开深度分享及对谈。凤凰卫视香港新闻采访中心助理主任金小菲女士担任圆桌对谈环节主持人。
张炳良教授分享主题为“内外新形势下如何展现香港特色及发挥中介功能”。张炳良教授表示:“香港的价值之一在于连接中西,今天仍是。没有中国,香港失去根基;没有国际联系,香港失去对国家的价值。”
施永青先生认为:“香港应该把西方政府、民间区分开,对两者采取不同的态度,不应该在民间交往中加入太多政治的争论,应该在商言商。”
王向伟先生结合多年媒体从业经验,带来主题为“第三只眼睛看香港”的主题分享。王向伟先生表示:“香港作为连接东西方的窗口,香港在金融服务、科创、交通物流、医疗服务和教育等方面,仍大有可为。香港不仅不应自甘沦落,还应该积极发挥其独特作用。”
洪雯博士带来主题为“橄榄型社会能否弥合两个香港?”的主题分享。洪雯博士表示:“构建橄榄型社会:一个方向,两条路径。一个方向:在两极分化的社会搭建阶梯,推动阶层流动。两条实践路径:安居和乐业。”
聆听智者睿见、剖析未来挑战、交流创新动力、启迪深度思考,港大讲堂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圆满结束,讲堂虽落幕,思辨与学习的脚步永不停歇。港大讲堂之后,师生们将共同赴宴,参加2023港大日高桌晚宴,把酒言欢,畅叙情谊。
12月18日,校友们分别参访香港立法会、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科学园、数码港等机构和企业,感受香港多元文化、借鉴发展经验。2023港大日精彩未完待续,敬请关注。
扫码查看照片直播
关注【港大ICB】官微,了解更多港大日相关资讯
来源 中国经济新闻网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