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天工国际发布公告,其钛合金业务子公司天工股份(新三板挂牌,834549.NQ)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00-9000万元,同比增长167.38%-243.78%,延续了2022年以来的高增长态势。净利润的增长主要原因是公司与消费电子领域客户形成稳定供应关系,钛合金材料订单持续增加。预计钛合金业务的爆发增长最终会反应在天工国际的财务上,推动公司全年业绩增长。
天工国际自2011年开始布局钛合金,开启“以钢养钛”之路以来已深耕行业十余年,行业经验不断积累并成长成为民营钛合金企业中的龙头。2022年以来,公司通过精准布局消费电子市场续期机遇,成功打入消费电子主要客户产业链,伴随大客户订单放量,公司钛合金业务正式进入爆发期,率先进入中高端消费电子钛合金领域也进一步彰显公司民用钛领域领先地位。
分拆回A,天工股份有望今年上市北交所。业务增长之外,公司资本市场动作也进一步加速,今年6月15日,天工股份股东大会通过《关于公司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的议案》,公司北交所上市的钟声逐渐临近,此次上市所募资金将用于“年产3000吨高端钛及钛合金棒、丝材生产线建设项目”,将进一步扩大公司在钛合金领域的产能规模优势,有助于调优公司产线结构,提升公司综合能力。
专注细分领域,科技成果丰硕,入选省级专精特新。天工持续关注研发创新及专利工作,截至2022年底,天工股份共拥有各项专利数量54项,其中发明专利数量8项,为公司产业线深度开拓及工艺路线完善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天工股份入选2022年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标志着天工股份在自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行业先进性示范性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也为公司未来申请国家级专精特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国钛合金产业转型步伐加快,民用钛市场大有可为。钛合金具有强度高、耐热耐腐蚀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医疗、海洋工程、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等领域,被称作“太空金属”。钛金属储量丰富,我国是具有完整钛产业体系的国家之一,2022年我国钛矿/海绵钛/钛加工材产量全球占比分别为36%/63%/60%但下游主要以中低端应用为主,能用于高端领域、能出口的高端钛合金公司不多。近年来,随着我国军工、航空航天产业蓬勃发展,国产高端钛首先在如飞机机身骨架及零部件、航空发动机、导弹、舰船等领域得到应用,军工先行下,推动国内产业向高端化发展,技术成果、创新成果不断积累。民用市场也随着钛合金的成本的降低及其优异性能逐渐打开,核电、航空、医疗等领域应用比例逐步提升,户外运动、日常消费等领域国内钛合金品牌、设计、营销等全产业链不断拓展,下游市场稳步扩张,民用钛合金市场广阔的市场空间正徐徐打开。
天工国际伴随我国钛合金产业的发展茁壮成长,已经成为民用钛合金领域的龙头企业。进入消费电子钛合金领域并大量供货将为公司积累中高端民用钛合金领域服务经验、打开更多潜在市场提供有力支撑,助推公司在钛合金民用领域市场地位及影响力不断提高。此外,钛合金业务的快速增长也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极,推动公司业务朝着多元化、高端化方向持续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