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碳标签制度,将助力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的国际贸易规则正在全球范围内深入推进,低碳经济走势越发强劲。中国已将碳达峰、碳中和确立为国家,进入了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碳标签作为未来全球贸易流通的“绿色通行证”,肩负着服务“双碳”战略的时代使命,有助于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
6月27日,由低碳城(全国低碳技术交易综合服务平台)、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中国碳标签产业创新联盟主办的2023中国碳标签论坛在杭州隆重举行。论坛以“碳标签引领全球低碳经济”为主题,突出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来自多方低碳界的专业人士、政府领导、业界同仁专家等500余人共济一堂,就当前国内外低碳发展形势下,我国碳标签如何走好本土化、体系化、创新化之路进行深入研讨与交流,锚定双碳目标,共研低碳发展新策略,推动碳标签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各方提供一个交流国内外绿色低碳发展、对接务实合作的平台。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理事长黄建忠致欢迎词,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必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第一届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费维扬致辞。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二级巡视员杨尚宝、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处长丁辉、衢州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余龙华作主旨演讲。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军、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全国碳排放管理标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翠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魏伟、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执行秘书长、碳中和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国务院研究室政策专家库成员李鹏等出席并发言。全国市长研修学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党委书记全河、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原二级巡视员陆铁、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副处长刘敏、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处长曾东诚、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绿色制造处处长韦良平、乐清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叶序峰、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雪锋、中国电子技能技术协会高级顾问、浙江省住建厅原副厅长段苏明等领导和专家出席论坛。
与会嘉宾围绕国家双碳目标的顶层设计、碳标签体系建设、低碳技术等方面致辞。
江必新指出,双碳目标建设势在必行,绿色消费大势所趋。碳标签有助于拓宽国际市场,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有助于推动产品绿色价值链的形成;引发消费市场的变革。下一步,应继续把系统观念贯穿碳达峰碳中和立法工作和中国碳标签体系建设工作中,正确把握整体和局部的关系、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提高战略思维。
黄建忠认为,要积极探索碳标签国际互认机制,继续做好碳标签评价工作标准化,夯实标准化体系,强化顶层设计,循序渐进完善碳标签评价领域标准,构建统一规范、国际互认的中国化碳标签制度,让中国碳标签走出国门。
费维扬聚焦化工领域,就低碳前沿技术研究的重要性发表见解。他认为,应抓紧部署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注重创新驱动、过程强化、节能优先,同时推进碳标签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各方面工作,确保如期、高质量地实现双碳的目标。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二级巡视员杨尚宝对碳标签工作,提出了三点原则要求和八项工作建议。杨尚宝说,碳标签工作非常重要,且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要扎实推进碳标签制度建设,有效支撑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碳标签工作要坚持科学性、实用性和权威性的原则。建议具体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制度设计;二是队伍建设;三是标准引领;四是创新驱动;五是试点示范;六是加强合作;七是国际交流;八是人才培养。
创新成果 多点开花
论坛上,李鹏总结了自2018年起中国碳标签发展历程,并就取得成果进行汇报。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专注于我国碳标签的本土化、体系化、创新化建设,在标准机制、数据研究、试点驱动、区域先行、平台建设、供应链低碳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
体系建设,标识合规。为统一碳标签标识和评价标准,健全适用于全行业的碳足迹碳标签评价规范,论坛推出《行业统一推行的产品碳标签自愿性评价实施规则(暂行)2.0》、《碳标签标识》,结合我国现阶段碳标签发展需求、碳标签促进企业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转型的现状,帮助消费者识别绿色低碳产品,使碳排放量透明化,实现了碳标签与国际接轨的要求。
低碳评价,标准先行。论坛就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近期开展的17项标准工作进行成果展示,以标准作为碳标签评价依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国际互认。并正式发布了《电器电子产品碳足迹评价第5部分:房间空气调节器》、《电器电子产品碳足迹评价第6部分:家用和类似用途制冷器具》两项标准,建立健全电器电子产品碳标签认证评价体系,推进电器电子产业低碳技术标准化研究与应用。
企业引领,聚势启新。在遵守《企业碳标签评价通则》的现行管理体制下,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为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颁发全国首个企业碳标签证书,为帮助企业能源、供应链、管理体系的低碳转型升级提供了参考依据。为带领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及可持续业务的管理者,授予首席气候官称号。同时,产品碳标签首次突破空调、环保设备、纺织品领域,为海信空调有限公司、浙江净源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邦得集团衣态科技有限公司颁发产品碳标签评价证书。
在我国制造行业产业结构转型的迫切需求下,低碳产品供应商作为中国碳标签体系建设不可缺少的一环,能够帮助企业缓解巨大的绿色发展压力,同时促进各行业就低碳产品创新的定位更加明确。2023年度第一批“低碳产品供应商”评价工作已经开启,截止目前,涉及建筑、纺织、化工、农产品、电力电气行业等不同领域,18家企业已获得低碳产品供应商证书。
学术建瓴,探究指引。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于今年推出学术成果《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碳标签发展报告(2021-2022)》,是国内第一本以“碳标签”为主题并进行持续跟踪研究的蓝皮书。论坛上同步启动了《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碳标签发展报告(2023-2024)》 征集工作,将在行业划分、调研企业规模、案例篇、体系建设等层面更加完善。
试点建设,创新发展。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聚焦行业、产业、区域层面,积极开展碳标签试点工作。行业试点层面,于今年4月启动《低碳酒店碳标签评价技术规范》试点酒店征集,并于今年5月完成第一批低碳酒店试点调研工作,迈出了低碳酒店领域探索与实践的重要一步。产业层面,充分发挥数字化重要作用,论坛上与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环资处,乐清市人民政府和国网乐清市供电公司共同启动城市生命周期碳标签碳链管理平台,以数字化引领和支撑碳标签体系建设。区域层面,为碳标签产业化示范基地(衢州)揭牌,以市场化运作方式打造碳足迹碳标签的实验室和数据中心、标准中心、评价中心、技术转化中心,建立碳足迹核算应用与第三方机构的互认机制,赋能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低碳智库 新添力量
论坛上,新一届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领导班子正式成立。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军为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魏伟为副会长,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程钰、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沈群为副秘书长,全国碳排放管理标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孙翠华为碳标签标准体系高级顾问。择期将正式举办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专家论“碳” 凝聚共识
论坛上,多位业内专家、行业企业代表围绕数字化、经济学、绿色贸易、标准制定等领域发表主题演讲,阐述在国际碳关税机制、国内双碳目标的双重压力下,国家走低碳经济之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圆桌对话期间,各位专家围绕“企业的绿色竞争力”主题,为企业把脉问诊。与会嘉宾就当前国内外低碳发展形势下,企业如何提升市场竞争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建言献策。
对标国际 蓄势待发
论坛上,同期启动了“一带一路”碳标签合作中心(曼谷),以我国碳标签体系化建设为基础,以碳标签国际合作中心机制建设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将为我国产品深度融入全球绿色供应链起到积极作用,也为碳标签国际互认机制的探索与实践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行业引领 低碳共生
为发挥各个行业领军企业先进带动作用,带领并引导产业链相关单位开展碳标签行业试点机制探索及全产业链有效低碳路径研究,论坛上,在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程钰的带领下,来自14个不同行业的领军企业共同宣读领军企业减碳责任一致行动倡议。
产业落地 共赢发展
产业是经济之本,发展之基。论坛上,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与杭州西溪两岸文化交流中心、浙江大学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浙江科技学院建工学院、浙江森欣低碳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低碳城市会客厅(西溪)揭牌仪式、建筑建材碳标签产业链签约仪式、碳中和产业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签约仪式,深度促成项目落地,从行业转型、产业对接、人才培养、供应链服务等方面为中国低碳事业发展持续赋能。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双碳战略背景下,发挥科技与生态力量,构建绿色可持续发展新格局,需要各方力量的汇聚与协作。“中国碳标签论坛”将作为中国碳标签体系化建设的初始地基,抓住“碳中和”重大历史发展机遇,构建有利于世界统一碳市场的评价规范,推动适应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及贸易碳壁垒应对对话机制,为寻求双碳目标驱动行业变革的创新解决方案提供有力探索。
放眼未来,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将走进碳标签建设2.0时代。从2018到2023年已走过五年,完成了初步的碳标签体系建设。下一个五年,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将重新出发,秉承开放、共享、共赢、互利四个原则,集聚千家万人碳足迹碳标签核心团队,全面推动碳标签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碳标签国际互认、促进包括碳足迹管理师、碳标签评价师在内的低碳人才培养、建设包括电子电器在内的碳足迹基础数据库,赋能低碳贸易、低碳生产、低碳生活、低碳消费、低碳教育,整合蓄力,吹响碳标签号角,扩大低碳圈,全面深化各项合作和服务,助力中国绿色低碳事业全面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