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访谈实录(精编):
小 Lin 说:从 0 到 1 到 10 的十几年过程中,米可世界已经做到行业的头部位置。尤其在中东市场,米可世界的发展令人好奇,在这样一个神秘又多元的地区,有哪些反常识的故事可以分享?
Beau:我觉得中东可能跟大家想的不太一样,中东人特别喜欢聊天,我们几年前在本地做过调研,大概为期一个月,发现了一个现象:有一些用户可能会坐两个小时公交车,去到一个咖啡厅,约见几个朋友,聊上两三个小时,然后再坐两个小时的车回来。
我们发现其实有大量这样的用户,这样旺盛的需求,直接促使了我们一个新产品 TopTop 的诞生,现在它成了我们的王牌产品。TopTop 第一个版本上线的时候,它定位为“线上咖啡厅”,用各种功能满足用户闲聊的需求。
Beau 在圆桌现场
关于产品业务如何做的 0 到 1 ?我们会更加习惯归为“三个本地化”:
第一个是产品设计上的本地化,北京设计团队曾花了很长时间做了一款叫做 “falling gift” 礼物特效,上线前却被中东本地同事紧急叫停,原因是 “falling”一词 在当地文化中带有负面联想,我们就马上换掉了这个名字。
看似只是改个小小的名称,实则很大程度直接决定产品能否被用户接受,甚至影响市场收益。要避免让用户觉得产品是 “外来者” 打造的,是本地化的重要原则,比如在国内大家刷礼物爱刷火箭,到了中东就行不通,他们更喜欢狮子、豪车,甚至本地的一些小吃。
第二个是运营本地化,早期我们创业时,会发现因为网络、时差原因难以及时解决本地用户的事情,米可世界陆续在海外建立了多个运营中心,招募本地团队,实现问题在发酵前解决。我们也发现了好处——收获了信任度,用户看到我们的长期诚意,知道不是“赚一票就走”,反而会主动帮我们解决问题,尤其在中东“熟人社会”的机制下,他们更愿意跟熟悉的朋友打交道。
第三个是组织本地化,公司赋予海外团队高度自主权,只要决策利于业务发展,本地负责人无需反复向总部请示即可自主决策,这种授权让员工有了主人翁意识,团队战斗力自然不断提升。
小 Lin 说: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好的分享。米可世界不仅从 0 到 1 完成了突破,还在产品、运营与组织等多个层面实现了海外布局,这些经验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了中东文化的差异,以及在具体运营中需要进行的多方面调整。
Beau:中国企业出海的市场机遇依然巨大,但竞争已进入“深水区”,精细化运营是常态,要做好长期奋斗的准备,摒弃短视思维。坚持长期主义,才能在更多海外市场真正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