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在全球镍产业链格局结构性调整的背景下,宁波力勤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勤资源”或“公司”)作为全球镍全产业链领军企业,依托规模化产能释放与精益化运营管理,穿越行业周期,进一步夯实了其在全球镍产业版图中的领先地位。2025年上半年,力勤资源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81.47亿元,同比增长66.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人民币14.26亿元,同比增长143.0%。
产能释放驱动业绩增长 湿法火法项目齐头并进
2025年上半年力勤资源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主要由于报告期内,湿法冶炼产品氢氧化镍钴及火法冶炼产品镍铁产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主要系ONC项目满产运营,KPS项目投产后产量释放。
力勤资源在中国及印度尼西亚布局的自有生产基地,实现了供应链上下游的高效整合。在印度尼西亚奥比岛,公司运营的独立产业园区充分利用当地优质红土镍矿资源,稳定产出高质量镍钴化合物,硫酸镍,硫酸钴,电积钴及镍铁产品。
湿法冶炼项目方面,力勤资源规划的三期六条产线已形成12万镍金属吨、14,250钴金属吨的年设计产能。上半年,湿法冶炼项目全线满产运营。
火法冶炼项目的产能释放同样进展顺利。其在印尼布局的火法冶炼项目共计20条产线,合计年产能28万金属吨镍铁。上半年,其参股的HJF项目保持稳定运行状态;控股的KPS项目一标段四条生产线已如期投产,预计全部十二条生产线将于2026年完成全部建设并投产。
同时,力勤资源持续优化产品结构,精细化成本控制管理,进行技术改进优化工艺流程,盈利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新能源产业转型持续为镍需求提供长期动能 积极把握增量市场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延续高增长态势,市场渗透率突破关键节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5年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幅均超40%,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汽车总销量的44.3%远超全球汽车市场平均水平。尤为引人注目的是,2025年第二季度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首次超越传统燃油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市场进入电动化主导的新阶段。
而固态电池技术也成为了市场焦点,众多汽车制造商和电池生产商纷纷宣布了其发展计划,且不约而同地将固态电池的量产时间定位于2027年至2030年之间。在当前固态电池主流技术路线中,正极材料选择高镍路线为主,对镍未来需求发展再次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从发展趋势来看,随着新能源汽车对续航里程的要求不断提高,高镍化已经成为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传统的正极材料如钴酸锂、锰酸锂等,在能量密度、成本等方面逐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高镍正极材料由于其含镍量高,能够提供更多的锂离子脱嵌通道,从而具有更高的比容量。目前,市场上已经从早期的NCM111逐渐向NCM622、NCM811甚至更高镍含量的材料发展。
新能源产业转型将持续为镍需求提供长期动能,力勤资源积极把握电池材料市场的增量空间,2025年上半年继续扩大其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影响力,伴随HPAL项目产能稳步释放,公司进一步深化与全球主流前驱体/正极材料企业的战略合作,为新能源业务增长提供确定性支撑。
政策红利与产业升级共振 不锈钢领域受设备更新政策支撑需求边际改善
镍是不锈钢生产中的重要原料之一,可以显著改善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和机械性能,使其具备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交通、工业设备、建筑装修、家电消费品及装备制造等行业都是不锈钢应用较多的领域。在新能源赛道高歌猛进的同时,不锈钢行业在政策驱动与供需调整中稳步发展,持续受益于政策驱动与需求升级。
今年以来,国家大力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覆盖工业、家电、汽车等12 个领域,有效提振不锈钢需求。2025年上半年,中国不锈钢粗钢产量达2016.86万吨,同比增长5.17%,供应端产能持续释放,政策红利有望持续带动工业设备及绿色家电领域需求。
力勤资源采用成熟的RKEF冶炼技术,业务布局海内外,公司依托火法项目产能规模优势,积极把握国内以旧换新政策加码对不锈钢产业的提振机遇。此外,力勤资源凭借东南亚镍资源的多元化供应能力及稳定高效的质量管控体系,与行业头部不锈钢企业及国际知名贸易商保持长期镍矿及镍铁供应关系,持续巩固中国主要镍产品贸易商的市场地位。
面对新能源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双重机遇,力勤资源通过湿法火法项目的产能释放及降本增效,持续巩固公司在镍产业链的竞争优势。2025年上半年,力勤资源持续稳步推进既定计划,集中优势资源,有序落实RKEF项目项下KPS工程的建设工作,已实现一标段四条产线产能的投放,未来将按计划推进剩余八条产线产能释放进程。随着产能释放及下游行业需求持续增长,力勤资源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延续增长态势,持续领跑全球镍资源竞争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