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国内BOPET市场呈现供需失衡、成本宽幅波动的特征,行业盈利空间显著波动。在此背景下,全球BOPET龙头双星新材(002585.SZ)交出阶段性答卷。
最新公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双星新材实现收入26.26亿元,归母净利润-1.49亿元,相较上年同期亏损有所收窄。更值得关注的是,双星新材MLCC离型膜业务实现显著增长,上半年销售量同比增长118.6%,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4.4%。
多板块齐发力 重点产品亮点频出
2025年以来,双星新材持续做深做强五大板块,不断推动产品结构优化,进一步提升竞争实力。
分业务板块来看,2025 年上半年,双星新材光学材料实现收入11.83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为45.06%,市场份额稳固,其中MLCC离型膜实现收入、销量同比高增;可变信息材料实现收入2.04亿元,同比增长44.06%,毛利率提升2.45个百分点至23.58%,产品及客户优势显著;热收缩材料实现收入2.13亿元,毛利率为18.22%,持续发挥优势加速PETG替代PVC材料;聚酯功能膜材料实现收入10.08亿元,同比增长10.29%。
与此同时,双星新材稳步推进MLCC离型膜、偏光片保护膜等精密涂布项目的建设,推动产业高端化升级。尤其在MLCC离型膜方面,2025年上半年,双星新材的通用型离型膜已相继稳定批量供货微容科技、三环集团等国内知名客户,村田、三星、太阳诱电等国际客户也处于验证和批量供应阶段;高平滑离型膜已导入微容科技,加速替代进口;超高平滑离型膜计划随后推出。此外,双星新材的MLCC离型膜一期规划5亿平米预计年内完成,未来整体项目规划20亿平米。
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市场拓展、产品开发以及产线建设的稳步推进,双星新材MLCC离型膜等业务有望实现快速发展,进一步增厚公司业绩。
研发创新筑牢增长基石 新兴领域开发结硕果
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研发创新始终是双星新材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2025 年上半年,双星新材围绕“提品质、增品种、调结构”的经营思路,深度融合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驱动,以开发功能性、差异化、高端化特性产品为重点,推动现有产品迭代升级的同时,聚焦新材料前沿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在研项目产业化落地,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能。
持续的研发投入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2025年上半年,双星新材研发投入为1.06亿元,占营收比例4.03%。在专利成果方面,双星新材上半年新增专利申请39件、授权专利15件,实现新产品持续开发量产10项,包括复合集流体材料等重点项目专利获批授权。
上半年,双星新材最新研发的载体铜箔产品取得关键性能突破,已成功匹配特定应用场景需求,并在初步合作中通过快速响应和产品迭代,获得客户高度认可,并即将落实第二笔采购合同,标志着该业务在细分领域实现关键突破,为后续市场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凭借高研发投入及丰富的科创成果等优势,双星新材于今年7月成功入选“中国轻工业科技百强”榜单。此外,近期LG集团到访考察双星新材,双方就电子材料等领域战略合作深入交流,有望为公司业务拓展再添动力。
当前,在国家反内卷等政策指引下,BOPET行业供给格局有望得到优化,且随着新增及替代需求持续增长,行业发展前景广阔。而双星新材凭借核心业务板块持续发力和技术优势不断强化,有望实现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双星新材发布变更回购股份用途并注销的公告,拟将2022年回购股份用途变更为“用于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本次变更用途并注销的股份共计6,106,100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比例约为0.53%,有利提升每股收益水平,充分体现双星新材对投资者保护和投资者回报的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投资者信心。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