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全球创新合作火热,各个疾病领域都有大量未被满足的需求,产业正处在新一轮周期爆发的前夜。
那一年,药明康德以“赋能者”的定位出道,希望以自身的能力规模平台,帮助药企降低新药的研发门槛和成本,加速新药的开发进程。该公司最近表示,今年是其成立第25周年,公司从2000年一间650平米的实验室起步,如今成长为一家全球化CRDMO公司,正在支持数千名客户的创新项目,加速新药好药不断问世,为患者谋福祉。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全球化,和CRDMO,听起来简单,但实现起来不容易。药明康德联席首席执行官陈民章博士最近接受了行业媒体Pharma Manufacturing主编Greg Slabodkin的采访,分享其对行业的洞见和对未来战略的思考。
先说说CRDMO,这个英文缩写指的是合同研究、开发及生产组织,涵盖了新药研发的全过程支持,包括从前端新药发现与研究(R),到工艺开发(D),再到商业化生产(M),全面覆盖并无缝衔接新药研发的各个生命周期阶段。
图片来源:药明康德官网
这是药明康德20多年来一步一步建成的。陈民章博士表示,药明康德专注于质量、速度和成本,发展的战略很明确:跟随科学、跟随客户、跟随分子,“这是我们一体化CRDMO模式的核心,能够帮助我们始终立足行业前沿,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
科学突破日新月异,驱动着新药研发,也对能力规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创新药物分子的大小和复杂性日益增加,尤其是寡核苷酸、多肽、靶向蛋白降解剂(TPD)、抗体偶联药物(ADC)等新分子的出现,新药的整体研发进程——从化学合成到生产、质量控制和满足法规要求——都需要更丰富的知识和更先进的方法。
陈民章博士指出,客户看重一体化CRDMO平台积累的大量Know-how、专业的能力和持续扩展的规模,这让药明康德能够从容应对复杂的分子挑战,并能帮助客户控制开发成本、提高效率并降低风险。
此外,历经25年的发展,药明康德已经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拥有20多个研发和生产基地,CRDMO的能力规模分布在全球各地。
陈民章博士举例介绍,在美国,圣地亚哥基地能为小分子原料药(API)和制剂提供从筛选、发现生物学、药理学、工艺研发,到GMP生产的卓越一体化服务;同时,药明康德正在特拉华州米德尔顿建设一个新的园区,专注于胶囊和片剂的临床及商业化生产、包装和测试,该基地预计将于2026年底前投入运营。
在欧洲,药明康德德国慕尼黑基地专注于早期药物发现,并提供X射线晶体学、蛋白质供应和生物物理分析方面的定制化服务;位于瑞士库威的工厂专注于制剂生产和包装,能够为后期临床和商业化规模生产提供灵活的服务。该基地预计将在2026年增加喷雾干燥能力,还将增加肠外药物生产和脂质纳米颗粒(LNP)相关能力。
在亚洲,2024年,药明康德新加坡基地开工建设,将为小分子、寡核苷酸、多肽和复杂的合成偶联药物提供原料药生产服务。该基地一期预计于2027年投入运营。
许多基地的能力规模还在跟随客户的需求而持续建设。以能够提高药物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的喷雾干燥分散技术为例,2025年,药明康德泰兴原料药生产基地新增了一台PSD-4喷雾干燥器,进一步提升了喷雾干燥商业化生产能力;瑞士库威基地全新的喷雾干燥车间也正式破土动工,预计首台喷雾干燥设备将于2026年投入运营。
值得一提的是,药明康德在其全球各运营所在地持续优化流程,在助力研发和生产的过程中还大力推广绿色技术,例如连续化生产和酶工艺,持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业务运营中减少碳排放。
陈民章博士强调,药明康德将保持与客户和各方行业同仁携手合作,共同推动更可持续、更负责任的未来。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