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血液学领域的顶尖学术盛会,第30届欧洲血液学协会(EHA)年会6月在意大利米兰隆重举行。EHA2025以“无界血液学(Borderless Hematology)”为主题,聚焦全球血液疾病诊疗的前沿研究与创新成果!
本届EHA2025公布了多项关于第三代BTK抑制剂——吡托布鲁替尼(Pirtobrutinib)的重要研究进展。
BRUIN CLL-321 Ⅲ 期研究(CLL/SLL)关键结果(第25周)显示:
● CLL/SLL相关症状:吡托布鲁替尼组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平均差异 4.72 分。
● 身体功能:平均差异 2.77 分,达到临床意义。
● 疲劳:平均差异 5.27 分,达到临床意义。
● 纵向趋势:自第 5 周起,吡托布鲁替尼在所有时间点均保持优于对照,差异随时间持续或增大。
BRUIN MCL 队列(套细胞淋巴瘤)关键结果(前 11 周期)显示:
● 身体功能:>80% 患者报告稳定或临床有意义的改善。
● 生活质量:>80% 患者维持或改善。
● MCL 相关症状:>75% 患者报告改善或稳定。
● 疲劳:>65% 患者报告改善或稳定。
EHA2025还公布在改善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PROs)数据,显示出吡托布鲁替尼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优势:
● 疲劳感减轻:接受吡托布鲁替尼治疗的患者,其疲劳感在统计学和临床意义上都有明显改善。
● 疾病相关症状控制:诸如盗汗、淋巴结肿大等由于白血病本身引起的症状,得到了大幅缓解。
● 身体功能状态改善:患者自觉体力更好,日常活动能力(如行走、自理)也有所提升。
这些数据巩固了吡托布鲁替尼在治疗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中的强势领跑地位,展示了显著的治疗优势:
● 疗效更显著:在CLL/SLL患者中,吡托布鲁替尼客观缓解率(ORR)可达62% - 83%,对MCL,ORR也达到了49.3% - 57.8%(其中中国MCL患者数据显示ORR高达71.4%),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21.6个月38。无进展生存期(PFS)15.9-23.0个月(CLL数据),明显高于第一、二代BTK抑制剂。
● 安全性更高:在房颤、出血、高血压等三级及以上(≥3级 AE)不良反应中,吡托布鲁替尼显示出最低的心血管毒性。
● 耐受性更好:BRUIN 系列研究中,因 AE 停药率 17.2%,明显低于 Idela-R/BR 的 34.9%,显示出更好的药物耐受性。
● “后线救命”优势:对既往共价 BTKi均失败的 CLL/SLL、MCL,吡托布鲁替尼是唯一具有Ⅲ期阳性数据的药物。
上述优势的获得,是基于药物作用机制的根本差异。第一、二代BTK抑制剂,包括依鲁替尼、阿卡替尼、奥布替尼、泽布替尼等,均为“共价、不可逆”抑制剂,一旦 BTK 发生 C481S/Y/L 等突变即完全失效;然而,吡托布鲁替尼则采用“非共价、可逆结合”机制,不受C481S突变影响,其结合亲和力是依鲁替尼的10倍,即使在BTK高表达或突变状态下,仍能维持96%的靶点抑制率,因此成为共价 BTK 抑制剂耐药或不耐受人群目前唯一具有Ⅲ期循证支持的后线标准治疗。
东盟制药(TLPH)高度关注BTK抑制剂领域,依靠丰富的技术沉淀和数据积累,迄今为止已经开发依鲁替尼、阿卡替尼、吡托布鲁替尼三代BTK抑制剂,获得良好的市场反应,彰显其在BTK赛道及血液病治疗领域的实力优势和品牌效应!
作为老挝境内首家仿制药生产企业,东盟制药(TLPH)现已获批上市的药品超过50款,涉及肿瘤、慢性病、传染病、男性健康等多个领域,成立以来,累计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数以万计的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经济可负担”的优质药物解决方案,持续服务沿线各国公共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