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配合《稳定币条例》的正式实施,香港金融管理局于2025年7月29日发布《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摘要说明》,对条例下的许可制度进行详细说明,涵盖监管范围、申请条件、储备资产要求、信托安排及市场沟通规范等关键内容。这份摘要的发布使香港的稳定币监管路径更具透明度与可操作性。
摘要指出,凡锚定一种或多种官方货币,或锚定由金管局公告认可的资产组合的稳定币,均可能构成条例所界定的“指明稳定币”。若相关稳定币在香港发行、推广,或即便在境外发行但锚定港元,同样可能被纳入监管范围。此外,金管局拥有一定的域外监管权限,以应对跨境金融活动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在操作层面,申请人需要具备稳定的财政资源,并确保其发行的稳定币由等值储备资产支持,同时通过信托架构保证资产隔离与用户赎回权。金管局亦明确,任何未正式提交发牌申请的机构,不得以“申请人”或类似措辞进行市场宣传,以防对投资者构成误导。
对此,科律律师事务所在其解读中指出,条例对“受规管活动”的定义具有广泛适用性,尤其是锚定港元的稳定币项目,即使运营主体设于境外,也可能被纳入监管。科律建议企业应在评估业务合规性时,重点关注其稳定币结构、目标市场及推广策略,并严格遵守条例中关于公众沟通的限制性条文。文章指出,储备资产安排、信息披露机制及内部控制设计将成为发牌审批的核心考量因素,企业应提前做好准备。
市场普遍认为,《稳定币条例》及其配套制度的实施,标志着香港在数字金融监管方面迈向制度成熟期。随着首批发牌流程启动,香港有望吸引更多具备合规意识的国际稳定币项目落地,推动本地金融科技生态持续优化。
信息来源:科律律师事务所微信公众号文章《中国香港《稳定币条例》动态速递》,2025年7月29日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