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由北京中关村学院与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主办,璞跃中国(Plug and Play China)承办的首届「AI Future」创新黑客马拉松成功举办。作为学院“直博生夏令营”的创新实践环节,本次活动汇聚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全国31所顶尖高校的400余名人工智能及交叉领域的优秀学子共同组成39支活力战队,在12小时内完成从创意到可运行AI产品原型的全流程开发。
此外,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涵盖产业界、学界、投资界的40位项目协作官及近50位资深导师与评审嘉宾参与项目辅导与评审,黑客松活动现场超过500人共同见证学生们的创意走向落地的每一步。
7月14日晚,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郑书新、产业孵化部凌家欣及北京中关村学院优秀博士生代表关浩祥共同为参赛选手们带来“黑客松赛前速成秘籍”和“AI打工人全景指南”黑客松赛前指导,为选手提供从创新思维启发到路演展示的全流程指导以及Vibe Coding工具的实战讲解,帮助团队掌握快速构建产品原型的核心能力,为“极限挑战”奠定基础。
在充分理解赛事规则后,同学们迅速集结至赛场,展开了热烈的团队讨论。比赛自由命题,具有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生物医学、电气工程等多学科背景的学生们在同一支队伍相遇,跨界的火花在观点碰撞中迸发。
同学们迅速将创意转化为行动,开展需求验证与Demo设计。他们不仅专注技术实现,更通过调研验证用户需求,提高方案的落地性与价值感。与此同时,项目协作官们为产品的商业模式、市场定位与商业化路径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导,助力同学们将创新构想转化为具有商业潜力的解决方案。
随着赛程渐入高潮,比赛进入自由路演环节,由20位博士生学长学姐、10位AI研究员、5位院领导和5位外部投资人组成的评委团入场,学生们需要通过1-3分钟的pitch获取评委们手上代表的向人气得分sticker,现场氛围热烈,随处皆是“创始人”与“投资人”的激烈探讨。走廊乃至电梯口都化身为“抢人”现场,同学们争先恐后向嘉宾介绍团队产品,只为获得嘉宾手中宝贵的人气选票。下午五点,自由路演结束,获得人气票得分最高的十支队伍直接进入晚上的决赛现场。
六点半的千人报告厅,自由路演环节人气评分前十名团队依次登场,围绕“技术实现、产品化能力、商业创新”等维度开展现场正式路演,项目内容包含AI差旅管家、沉浸式文化互动剧场、儿童视频英语学习系统、智能美妆助手、智能交互教育平台、AI面试训练工具等,其中数个兼具创新性与可行性的项目已获导师及投资人关注。
最终,项目“抖英”荣获现场路演冠军,该项目主要面向5-10岁儿童,通过AI生成趣味短视频及互动试题,以解决英语学习注意力不集中问题,其切实将AI技术嵌入真实场景,让技术第一时间转化为可感知、可复用的价值。大家天马行空的创意,收获了现场师生和评委的鼓励。
组委会特别邀请了XVC副总裁常丰祺,璞跃中国管理合伙人赵晨带来了精彩的赛后分享,作为国内创新创业生态的前沿开创者,创投领域的先锋领袖,他们从完整性、创意度、技术实现等角度对决赛项目给出高度评价,对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给予充分肯定,中关村两院所展示的人工智能优势学科专业集群将鼓励和培养青年人才在两院平台上长效发展,分享嘉宾们表示,未来将持续从产业、投资等维度共同赋能,助力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集聚高地。
北京中关村学院院长、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刘铁岩对参赛学子们表达了真挚的鼓励:“用短短的一天时间,就能用如此完整的呈现,大家都应该为自己的光彩鼓掌”。
本次黑客马拉松既是一次竞赛,更是AI创新生态的缩影。在导师陪伴下,同学们深切感受到运用AI工具将想法快速转变为产品的乐趣,也切身体会到AI技术与创意碰撞的魅力。12小时极限冲刺,将团队协作、需求洞察、数据验证、模型调优等压缩为一场高强度创新挑战:有人扎进教育、有人深耕美妆、有人重构差旅......一个个细分痛点被拆解为可落地的MVP,展示和问答环节高潮迭起,现场掌声此起彼伏。
北京中关村学院与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致力于AI前沿技术研究与交叉学科人才培养,通过产学研融合,助力北京市建设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秉持“极基础,极应用,极交叉”的颠覆式研究理念,“极经典,极前沿,极实战”的人才培养理念,整合多元创新资源,汇聚顶尖卓越师资,以科研项目为载体进行学生培养,开展前瞻性的科学探索,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及垂直应用拓展。
文章来源:北京中关村学院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