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的每一天,背后都有无数感人的故事……
78岁的朱阿婆,因为肝胆外科手术住进了华东医院。住院期间,她遇到了卫事康照护员工张阿姨,正是这位阿姨无微不至的照护,温暖了她的整个住院时光。
张阿姨不仅在日常照料上无微不至,还用她的耐心和细心,让老人在身体不适和情绪低落时,感受到了家人一般的温暖。阿婆看在眼里,暖在心里,对这位照护阿姨格外满意。
而家人也对阿姨的态度和服务质量赞不绝口。出院之后,家属手写并制作了三块斗方书法画框,分别送给主任、院长和照护阿姨。
有人会好奇:为什么要送画框,而不是一封简单的感谢信呢?
斗方书法,承载着沉甸甸的感谢与尊敬。它庄重、正式,是对人们付出努力的高度认可,也是对卫事康及医护人员专业素养的礼遇。对于李阿婆的家人来说,这幅书法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感激符号,更是一份象征荣誉的礼物。
再看画框上那一行行端庄秀丽的字,将家族的文化素养也一并传递了出来。原来,这画框上的字是由李阿婆的外甥——一位书法协会会员亲手书写的。这个细节,恰如其分地彰显了家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让他们选择了这种有仪式感的方式来表达感激之情。
与朱阿婆和家属的交流中,我们还得知了更多感人的细节。有一晚,阿婆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张阿姨在第一时间察觉,她轻轻握住阿婆的手,柔声安慰:“阿婆,别怕,我在您身边。”并迅速安抚她的情绪,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在那个寂静的夜晚,张阿姨温暖的话语和悉心的照护,让阿婆感到无比的安心与温暖。
还有一次,术后的疼痛让阿婆情绪低落,不愿意配合治疗。张阿姨没有急于催促,而是耐心地与她交谈,用温暖的话语鼓励她。正是这份耐心与关怀,帮助她度过最难捱的阶段。
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却深深打动了朱阿婆的心,也让她的家属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暖。
卫事康在服务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举动,都在传递着“让您更满意”的服务宗旨。
在医院中,这样的故事并不稀奇。但卫事康人始终如一的坚守就显得尤为不易,卫事康人数十年如一日地用真心、爱心、责任心为患者提供最真诚的照顾,用细致入微的行动,抚慰患者的焦虑与不安,帮助他们从病痛中走出,恢复信心。
与此同时,卫事康静安南院项目也上演着另一段温馨故事。80岁的张阿婆因长期住院,孤身一人,日子难免寂寞。今年,她的80岁生日悄然而至,她的妹妹因身体原因无法陪伴,她却依然满怀期待。家属深知她的孤独与期盼,便委托卫事康的管理老师为她筹办一场特别的生日会。
卫事康的老师们在得到院方的同意后,便立即行动起来。精心准备了生日蛋糕,联合医生、护士和同事们策划了一场惊喜。
为了给张阿婆带来惊喜,给她换上了她最喜欢的衣服,员工们还特地排练了歌曲,唱响了生日祝福。病友们也被这一份温暖感染,纷纷参与进来,一起分享蛋糕,度过了一个充满爱与温情的生日。张阿婆眼中泪光闪烁,无比感动:“谢谢你们,我真的好开心。”
这一份特别的生日庆祝,给张阿婆带来了欢乐,更让她深切感受到在住院的日子里,医院和卫事康的每一个人都如家人般守护着她。当张阿婆的家属通过视频看到老人生日现场的欢乐气氛时,深为感动,并表达了感谢之情。这份温暖的祝福和关怀,远比任何言语更加动人。
张阿婆眼中流露出的感激,仿佛告诉所有人:即使身处医院,依然能感受到爱的力量。
无论是承载着深深感激的手写书法牌匾,还是家属对我们的充分信任,将筹备老人生日会的重任交付于我们,卫事康始终坚信:每一位患者的健康和微笑,都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最佳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