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不知不觉,我已进入四十不惑的行列,万分感慨!命运的齿轮如约转到2024!开年即开跑,在北上的列车上,车内温暖如春,望着车窗外还未消融的冰雪,思绪良多。于此分享,希望能给创业者带来一股奋斗的冲劲,希望能给社会带来向上的热情,让我们一起传递温暖与力量。
大家对2023年经济全面复苏可谓充满期待,现实却是一些企业面临经营压力,产业园写字楼空置率上升。经济工作会议对总体形势判断客观、冷静,反映了我们一线的客观感受。“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持续用力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强调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做好新旧动能之间转换,扎实做好经济工作,实现经济行稳致远是我们今年的方向。
作为科技创新服务者,作为极致理性乐观主义者,我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从积极的各级政府、从中关村的企业家和创业者身上,看到了对未来温暖的曙光。
搭上新时代列车
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让企业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是我们积极拥抱当前时代机遇的关键行动,如果这个时候还在徘徊,注定会错过已经启动的高质量发展的列车。
数字经济是驱动这趟“列车”的核心引擎,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数据会像空气和水、电力能源一样的基础资源,自由地流通、分享和应用,将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创造出比工业社会还不知道丰富多少的新质生产力。绿色发展是这辆列车的重要轨道,我相信,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以数字经济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叠加生产力,助推绿色发展,大有可为。车速或许没有十年前快,是为了更好地品读沿途风景。庆幸的是我们都登上了这列车,共享车窗外绿水青山的胜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读懂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是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牵引力,更是坚定的追梦者。企业家要在商人的基础上升华,不忘初心,着眼未来,把不断满足人类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企业使命的重要基点,在拼搏奋斗中充分展现具有深厚家国情怀,国之大者。企业家要有家国情怀,一谈情怀,感觉就虚,更何况是民族、家国情怀。可是,我真切感受到企业家思想底层就是家国情怀,国运则我运,我运则国运。西方经管的经典理论说,企业家就是冒险事业的经营者,企业家的本质是创新。然而,在东方,企业家是儒商,信奉以人为本、义以生利、尚中贵和。中国企业家的家国情怀更注重践行社会责任,天然有兼济天下苍生的使命。受人尊敬的中国企业家,不仅仅在于他创造了多少物质财富,更在于他解决多少社会问题、创造了多少就业岗位,有没有为民族作贡献、是否让人民和国家乃至世界更美好。
忍受短期的亏损,是撬开长远价值的密钥和代价。只看到一天利润的是商人,不以上市为目的,看到十年甚至二十年长远价值战略才是企业家。企业家精神重要体现的是长期主义。 唯有坚持长期主义,才能深远布局,一个好的企业必定有着可以传承百年的企业文化,更能坚毅地朝自己认为正确的目标迈进。
企业经营之道
奋斗精神是企业持续发展之魂。任何企业的发展之路都会经历坎坷,企业只有具备奋斗精神,才能攻坚克难,无惧应对任何挑战,实现长期发展目标。在面临压力和考验、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坚守企业核心价值观,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放弃,不抛弃。
品质先于价格。有一种声音说经济下行时期,大家普遍消费降级,如果受到这种声音影响,降低产品质量换取低廉价格,与友商竞品打价格战,那就误入歧途。低品质化,当然更称不上“高质量”,都将死路一条,高品质永远要处于战略战术的首位,决定着企业未来的成长空间。
现金流先于成本。要有稳健的现金流,现金流是王道,持续的现金流是经营的根本。利润不等于现金流,太多创业者跌倒在这个误区里。在企业经营中关注利润,不能只关注账面数字,更要确切掌握与之对应的现金往来,资金链断了,企业就倒闭了。所以要捍卫资金链,手上有粮,心中不慌。只有拥有充足的可支配的现金流,方可在快速变化的经营活动中留有余地,收放自如。
“趋势”先于“优势”。趋势对企业有多重要,我们都知道顺势而为,方能有所作为,这就需要首先要持续不断地深入关注市场的变化,其次要持续不断地学习国家,行业政策的指引,在机会来的时候不要拒之门外。在一个没有市场的产品品类里打磨优势,又有何用。当优势和趋势相悖时,那就必须果断地放掉优势,去拥抱趋势,根据趋势形成新的优势。当然,趋势优先也不是绝对的“风口论”。猪在风口起飞,要先长出翅膀再继续飞。
融入大局顺势而为
国家政策不断出台,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和社会发展方向的确立。我们已经开始见证新质生产力如何重塑商业格局和经济发展。在寒冬期仍然有很多热火朝天的行业,所以不要浪费每一个危机,把危机当作一个重整企业战略创新的生机,其实每当这个时候淘汰的是那些过剩的、本身也没有太大竞争力和未来的行业和企业。双碳目标下无形催生了新的绿色技术产业机会,推动企业必须去做更符合趋势、未来的事,所以这个时候在原来同质化的、没有竞争力的业务上转型,再传统、再基础的行业也能拥抱数字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高质量发展绝不能仅局限于国内市场,跟着“一带一路”走出去,实现外循环。乘势而上,多考虑未来的创新,打造未来的增长点。当雪融化了,春天到了,就会率先生根发芽,成长起来。
2024,让我们一起在数字经济的海洋中乘风破浪,让我们共同见证绿色双碳的每一步。我们将不断探索、创新,力所能及为节能减碳,数字化赋能绿色低碳转型地方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024,让我们坚定信心,相信自己,相信未来。
2024年1月2日于北京开往鞍山高铁上
(作者系中关村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工作者)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