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晚间,泉为科技(股票代码:300716)发布2023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6.99亿元,同比减少1.72%;总资产17.21亿元,同比增长25.68%。
泉为科技表示,2023年是公司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公司布局进入光伏新能源领域后发力的第一年。随着控股子公司山东泉为枣庄生产基地一期高效异质结(HJT)光伏组件项目的建成投产,公司形成了以光伏新能源为下一步主要业务增长点,以低碳环保新材料和汽车配件业务为辅的发展格局。
光伏业务开始放量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规模及市场应用快速发展,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达26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30%,新增发电装机规模7842万千瓦,同比增长154%,基本与去年全年数据相当。同时,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均在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过65%。在光伏产业持续高景气发展的背景下,2022年泉为科技在稳定原有新材料业务板块的基础上,开辟了光伏产业的新赛道,在异质结(HJT)电池、组件、钙钛矿、工商业储能等方面进行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公司光伏组件产品已经拥有泉耀、泉峰、泉星等多个品牌。其中,泉耀系列异质结光伏组件在上半年的上海光伏展上惊艳全场,其将“异质结、大尺寸硅片、多主栅与半片技术”的多重优势集于一身,性能表现出类拔萃,可广泛应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大型沙漠光伏电站、农光互补项目以及分布式光伏项目等。中报显示,公司光伏组件已实现营收5509.52万元,逐步开始放量。
产能方面,泉为科技先后在山东枣庄和安徽泗县投资建设高效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基地。目前,山东泉为一期异质结光伏组件生产线实现量产,获得了众多客户的异质结组件订单,为各大光伏电站及光伏系统提供性能卓越的光伏组件产品,光伏新能源业务收入逐步释放。同时,安徽泉为的生产基地建设也在进行中,将进一步扩大公司异质结电池片及组件的产能,增强公司在光伏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力。山东、安徽基地完全达产后,公司将合计拥有10GW高效HJT光伏电池片和20GW高效HJT光伏组件产能。
产品或权威机构认证
泉为科技重视技术创新,持续加码研发。目前,公司在光伏新能源业务板块积累了较为成熟的技术经验,拥有18项相关专利,公司的光伏产品也先后获得了德国莱茵TUV产品认证、欧盟CE产品认证、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太阳能产品认证。针对异质结光伏项目中大尺寸半片超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品,公司推进研发“硅片薄片化”“光转膜”“叠层TC0技术”“0BB技术”“双面微晶技术工艺”“银包铜金属浆料应用”“钙钛矿叠层”“电镀铜”“靶材少铟化”等核心技术,共同保障项目快速实现投产和运营。
当前,受硅料产能释放及价格下行影响,光伏电池、组件端企业盈利回升。光伏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表示,下半年是装机旺季,市场需求将快速扩大,2023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预测由95GW-120GW上调至120GW-140GW,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测由280GW-330GW上调至305GW-350GW。
国盛证券研究指出,随着三四季度光伏装机旺季来临,组件厂将进入补库周期,预计短期内各环节价格将保持坚挺向上态势,光伏产业链景气度有望上行。在此背景下,泉为科技有望凭借出色的产品品质,充分享受行业快速发展红利。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