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大运会”)将在成都拉开帷幕。“绿色”是成都大运会的鲜明特色,随着相关配套产业的进步,低碳环保的底色也愈发浓厚。
(成都高新西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航拍)
在距离成都大运会奥运村电子科大比赛馆仅一公里的清水河南岸,拔节而起一座污水处理厂,这是由中国五冶承建的成都高新西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据悉,项目现已正式进入试运营阶段,每日能处理3万吨污水,待正式投产后将日处理8万吨的污水,不仅能全力保障大运会,日后还将成为造福一方的工程,为城市循环体系注入新动能。
走进成都高新西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映入眼帘的便是茂密的植被,枝叶扶苏,绿色的管道排布整齐,期间横铺着青绿的草坪,仿佛踏入了一片城市森林。
“这里本来就地势低洼,往年在强降雨的时候,污水、粪水都会溢出流到路面上来,住在附近的居民都非常困扰,行人也只得踮着脚尖、捂着鼻子快速通过。高新区曾修建过临时应急污水处理设施,但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项目负责人李皓介绍道。
几日前,成都下了一场暴雨。试运营期间的成都高新西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充分利用周边道路市政管网,对片区雨污水全面收集,经过多层级处理后排入清水河中。清水河水质依然清澈,路面也无积水,是项目完美经受住暴雨考验的有力证明。
当记者再走入二沉池区域,发现从肉眼上来看,这里的污水已经和大多数河流的清水相差无几了。即使用力吸气,也闻不到污水味。而污水到了这里,实际上才在污水处理厂走了不到一半的路程。接下来还将经高效沉淀池、活性焦吸附池、V型滤池和紫外线消毒为主体的处理工艺才会排入清水河中。
其中,活性焦吸附池可以有效吸附生化反应中无法去除的溶解性有机物,污水再经过V型滤池进一步去除水中悬浮和胶体物质,从而保证化学需氧量、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浓度等达标,最终再流经紫外消毒渠,紫外灯照射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同时还能抑制出水渠内藻类繁殖,污水经过层层处理最终排入清水河。
据了解,排入河流的水将达到枯水期时排放指标中的重铬酸盐指数、废水中氨氮含量指标和总磷执行地表三类水标准。对于未列入排放标准中的污染物指标,也将按照一级A类标准执行。
“正式投产后,这将是全成都工业污水处理厂出水指标最高的项目!”李皓说。
建设一个高品质、高标准的污水处理厂,是中国五冶集团项目团队的初心,也是区域内居民的心愿。污水处理厂投产后,将处理清水河以南区域、高新西区“5+2”产业园区、郫都智慧科技园C区及德源街道等片区的污水,涵盖了郫都区卫星城区、花园镇、友爱镇即附近的新型社区。据统计,到2025年,该区域人口将达到约97.6万人,到2030年,该服务片区内的总人口将达到112万人,此外,区域内还有8万余高校学生。
(涵盖范围地图)
回忆起建设过程,李皓表示,最大难题在于地下管线的设计与施工。“这座污水处理厂是半埋式的,相较我们之前修建的全埋式地下管线而言,半埋式结构优势是成本较低,但需要协调好地下和地上错综复杂的管线,对施工设计的要求更高。”
(BIM展示)
“为了确保安全和提高工程质量,我们积极推动了BIM技术创新运用,像是大数据智慧工地管理、成套工艺流程模拟、VR技术交底、AR虚拟现实等,还运用了3D动画形式进行技术交底,非常‘酷炫’!”
(BIM+VR全景技术交底)
项目团队表示,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坚守在成都高新西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一线,持续发挥行业领先的全产业链服务能力,以最优效率、最高标准和最佳服务做好各项工作,为大运会的顺利召开保驾护航,为成都城市形象和服务能力提升贡献五冶力量。(邓青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