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正国
我年轻时就爱好上收藏中国书法和绘画,尤其喜欢历代名家大师的作品。当时有些朋友知道我这个特殊的兴趣后,他们就经常帮我注意这方面的事情,如果有人有藏品或家传的名家书画要私下转让鉴赏则第一时间就告知于我,。当时我收藏字画的方向是以古代名家为主,要求原装裱,没有动过手脚的作品。由此我自己与朋友共同进行合作,收购到了不少大名家的精致之作。
记得是1972年1月的一天,接到上海朋友的电报,叫我晚上七点在邮局里接听长途电话,告诉我有两位大师的一批作品在某个人手里要悄悄地转让给熟人,问我有无意向。
第二天我就拿着自己组装的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兴冲冲地乘轮船到了上海十六浦码头下了船,我朋友已早早地等在那里迊接我了,两人碰到都很急切。寒暄了几句,沿着黄浦江步过上海垃圾码头,数不清的水泥、铁壳、木壳内河平底船,正在装运从上海里弄里拉出来的垃圾及粪便,船朝天敞开的仓口臭气冲天,不知运往何处。
他带我到了九江路开好旅社,住在阁楼的一小间,洗脸上厕所都要到二楼的公共卫生间,当时旅馆里的公共卫生间也是一只木桶用布围起来。我朋友早已和要出让字画的那户人家约好,他正在家里等待着我们。朋友告诉我他家里有六幅唐伯虎的书画作品,系祖上传下来的。我们到后当即全部拿了出来一一打开。
我仔细赏观后,见两幅书法作品字迹结体宽博方正,用笔劲健遒润,两幅绘有人物,线条流畅,还有两件山水画清丽大气,均都是原装老裱,凭经验应该是不错的唐伯虎作品,但两件由于年久破烂品相不理想,我就选了四幅,并马上谈价格,对方见我如此爽快,很有诚意。最后以比较优惠的价格很快与我成交了。
我当即付款与他全部结清,正欢喜地要告辞离开,他突然又叫住了我,压低声音用神秘的口气告诉我还有一批当代大师的画作也想一次性全部出让,只是这位大师当时正被打成“反动文化特务”“黑画家"等,在遭受批斗和审查,在那时他不敢和别人说这批东西,今天见我这么爱好收藏,才大了胆子告诉了我,他说如果我能把这批作品收下来。既让它们有个好主人,同时也能帮助解决他家里当时急用钱的问题。不瞒大家我当时听了后大吃一惊,是浙江美院前院长,当时正被批斗很厉害的潘天寿作品。在那么严酷的政治形势下,我有点认识的杭州有位京剧著名演员,暗暗地把潘天寿画给他们的二幅中堂已装裱好的作品,剪下烧毁,弃之唯恐不及,谁还敢收购潘老的作品?但我犹豫再三,最后还是甘愿冒着这个风险想把它们收下来秘藏。冋时这户人家断了经济来源,要出让这批书画来生活过日子,就也算做做好事,帮帮他们,于是我最后下定决心,全部收下。见这批作品品种齐全,风格功力,“雄奇险拨”,并“力透纸背”,又大部分都是当时装裱好了的,认为是潘天寿先生作品无疑了,因为我事先已从我那位介绍我来的朋友这里知道,这户人家原住杭州,移居上海,这户人家与潘天寿先生的私人关系及他家的一些情况,再加上作品开门见山,而且当时根本无人去摩仿潘天寿的书画。最后我直接了当告诉他,因前面买了唐伯虎的作品已用去我这次带来的五分之二的钱,如果他要我把这批潘天寿作品也收下,那只能除留一点路费把剩余的全部现金都付给他算数,他居然也痛快地同意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完全推行计划经济,我们舟山为八类地区,还有海岛补贴,我赴省外出差补贴规定每天人民币壹元贰角。日常开支早上豆浆油条壹角,中餐点一只小炒,一碗汤,二量米饭三角,晚上八分一碗洋葱面。而当时潘天寿先生的作品主要是国内批斗他正严厉。所以人们是根本不敢收藏他的东西,当时有句划清界线的说法,一般是过去相处特别好,卖卖面子而收他的作品,倒不是什么价格问题,原因是存在风险,当时的形势下,这对于今天的人们是无法理解的。这是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也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当时,为了安全起见,我把几幅唐伯虎作品带回了舟山自己家中,而把这批潘天寿的作品偷偷藏在居住在上海的姨妈家中,直到1986年,我才从姨妈那里把这些画带回家中珍藏至今。既然这批潘天寿大师的作品我有幸能得到收藏,为了让大家共睹大师作品的风彩,决定将大师的作品和我的收藏经历发到公众号上,让广大藏友,书画爱好者一起来欣赏这批不朽的精美之作,也表达了自己对艺术界和收藏界的一点个中心意和贡献。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