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在2025中华茶文化周暨中华茶奥会的重要活动——“数智赋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一项旨在推动传统茶业现代化转型的关键行动——“数智赋能经典茶产业升级样本打造行动”正式宣告启动。该行动将通过政、产、学、研、用的紧密协同,整合各界优势资源,致力于构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茶产业现代化发展新模式,为中国经典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蓝图。

本次行动汇聚了食药资源开发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茶业学院、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华东医药集团、浙江大茗堂生物科技公司等多家权威机构与企业,展现了跨领域合作的强大力量。

农业农村部原总农艺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广德福在研讨会上指出,数智赋能对于茶产业而言,远不止是技术工具的更新迭代,更是认知层次与发展格局的全面升维。他强调了中国茶产业拥有的巨大发展潜力,并期望通过此次研讨能够厘清产业升级路径,深化产学研用各环节的融合与创新,汇聚更广泛的社会共识与产业力量。

研讨会上,多位资深专家学者从不同维度深入探讨了数智化技术在茶产业中的具体应用与未来前景。云南农业大学原校长盛龙聚焦于茶树基因研究与精准茶疗,深入挖掘茶叶作为健康资源的巨大价值;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系统性地阐述了数智技术驱动茶产业全链条实现“四大转变”的路径,旨在推动茶叶从初级农产品向高附加值健康产品的战略转型;浙江甲骨文超级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岳晓兰则详细介绍了以“一物一码”为核心构建的茶叶溯源体系,该体系有效强化了品牌保护与消费者信任机制的建设;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原副主任张国从宏观农业视角出发,明确提出了茶产业数智化转型的六大关键切入点与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

在随后的圆桌对话环节,来自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健康产业及新零售平台等多元领域的专家,围绕“茶产业如何实现数智跨界应用”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度交流与思想碰撞。与会专家形成共识,认为当前茶产业的数智化进程正沿着全产业链精细化管控、跨领域技术业态融合、以及全程信任体系构建三大方向稳步推进,充分展现了传统产业在数字时代焕发出的崭新活力与强大韧性。

为从体系和规范层面支撑产业升级,研讨会期间同步发布了两项重要成果:《区域茶产业发展规划理论与实践》新书,以及《新形势下浙江有机茶出海合规指引》。这两项成果分别从理论指导与国际市场合规实践两个维度,为茶产业的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系统化支持。

业界普遍认为,此次“数智赋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多项务实成果的集中展示,以及“数智赋能经典茶产业升级样本行动”的全面启动,是中国茶产业主动拥抱智能化、迈向高端化、开拓国际化的显著标志,预示着中国正从世界“茶叶大国”向“茶叶强国”的目标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