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医疗再获数亿元融资,加速构建手术机器人技术平台与全球生态

2025-11-07 09:41:17     来源:

在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持续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的竞争焦点正从单一技术突破转向综合体系能力的构建。这一转变在资本市场近期动向中已显现端倪:投资逻辑正从早期关注技术参数的"对标",转向审视企业在临床落地、供应链自主与商业转化上的闭环能力。

支撑这一判断的是明确的市场前景与清晰的国产化进程。据Frost & Sullivan预测显示,到2025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285亿美元,其中腔镜手术机器人作为最大细分领域,占比超过60%。

中国市场在医疗升级与国产替代政策驱动下增长更为迅猛,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超过30%,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国产手术机器人在新增采购中的中标比例已达48.89%,标志着市场进入本土企业与进口品牌并驾齐驱的新阶段。然而,这一窗口期也意味着竞争格局的远未定型。

在此行业共识下,专业投资机构正将其判断付诸行动。敏捷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敏捷医疗”)于2025年10月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的消息,为观察这一行业演进提供了具象化案例。 本轮融资由明熙资本领投,元禾控股、骊宸投资、南通投管跟投,并获老股东千骥资本、元禾原点的持续追加投资。

此轮融资的完成,标志着在市场日趋理性的当下,资本正将筹码押注于那些已构建从研发、制造到临床落地完整闭环,并展现出清晰长期发展战略的企业。

体系化能力成为估值新锚点

当赛道初期的技术光环逐渐褪去,投资机构的评估体系正变得更为全面和务实。

据悉,敏捷医疗新一轮募集资金将重点用于三大方向:深化全球商业化拓展、加速手术机器人产品管线的研发迭代,以及进一步升级前沿技术平台。 这一规划,清晰地指向了资本看重的三重能力:市场开拓的竞争力、产品迭代的持续力,以及面向未来的技术储备。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投资方均具有深厚的产业背景或明确的战略定位。 元禾控股本次投资源自其管理的"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成长基金",该基金是江苏省战略新兴产业基金集群中专注于生物医药领域的专项母基金,重点投向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创新药和国产首创医疗器械;元禾原点本轮投资则源自其管理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子基金。这些高度契合国家产业导向的专业资本的共同入驻,为敏捷医疗的长期发展注入了更强的确定性与资源保障。

元禾控股项目负责人指出:"敏捷医疗在苏州的五年深耕,展现了本土企业在高端制造领域的成长潜力。我们看好其通过自主创新带动区域产业链升级的能力,这正是战新基金重点支持的方向。"

元禾原点合伙人赵群表示:"从早期投资至今,我们见证了公司将技术实力转化为产品成果的执行力。其全栈自研的技术路径完全符合国家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的战略方向,在手术机器人这一高端设备领域的突破具有标志性意义。"

国有投资平台的持续加注,印证了敏捷医疗所代表的扎实的产业化路径,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契合。

在百例手术中建立“临床信任”

产品获证是资格赛,而能否在三甲医院手术室胜任日常工作的才是真正的试金石。

据悉,敏捷医疗核心产品 AGIBOT®腔镜手术机器人于 2025 年 3 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后,已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完成数百例复杂术式的临床应用,四连台、五连台手术实现常态化开展,其稳定性和临床价值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验证。

这种高效的临床接纳度,源于产品对手术流程的深度理解和优化。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泌尿外科邱雪峰教授的评价道:"敏捷机器人在精细解剖、功能保留以及缝合吻合等关键环节展现出相当优秀的性能,3D视野清晰,手术器械操作灵活,控制精准丝滑,可媲美进口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体验令人满意。"

其价值不仅在于极高的可靠性,更在于卓越的用户可用性,例如, 基于一体式吊盘构型搭配首创激光+摄像头可视化双引导系统,敏捷机器人将平均对接时间缩短至3分钟以内,摆位对接效率相较同类产品提升超 50%;力感知模块搭配双电机驱动,确保可单手轻松移动患者台车 ,拥挤手术室内也能灵活部署。这些基于真实场景的创新设计,是构建医生信任和产品口碑的关键,敏捷机器人不仅成为 「能用好用」 的手术设备,更通过低使用门槛与高可用性,成为了医生 「爱用常用」 的智能平台。

从手术台出发的“医工融合”生态

产品力与临床亲和力的背后, 是敏捷医疗独特的 “医工融合”创新生态——通过建立一条让临床需求能快速被听见、被验证、被实现的路径,公司摒弃传统的“闭门造车”式研发,选择让团队深入手术一线。

在南京鼓楼医院、解放军总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临床机构的手术室里,来自手术一线的需求被精准传导至研发端。从提升器械末端的灵活运动精度以规避重要血管,到优化机械臂构型以提供超96升的有效操作空间,每一项产品改进都源于明确的手术场景需求,并最终体现为可量化的性能指标。

这种从手术台原点出发的研发模式,确保了产品从设计之初便精准契合临床实际,而更为关键的是,它同时构建了一个持续优化的闭环:以一线需求为输入,以真实数据为依据,以产品迭代为输出。来自不同医院、不同术式、不同医生的大量手术数据与反馈被系统性地收集,基于人工智能进行提取分析,继而转化为对产品功能的持续打磨与升级,并最终兑现为操作流程的优化、智能算法的升级与产品体验的改进。

真实医疗场景中的千锤百炼,不仅是产品可靠性、易用性与卓越临床效果的最有力保障,更驱动AGIBOT ®腔镜手术机器人进化成为一个能够伴随临床需求共同成长的智能平台,并最终指向一个清晰的目标:打造真正契合中国手术室环境、深受医生信赖的智能手术平台,而这种动态迭代能力,正是敏捷医疗应对未来市场变化的核心竞争力。

全链路自研构筑的成本与安全护城河

手术机器人的长期竞争,是高端精密制造体系与供应链管理能力的对决。在手术机器人这一高端装备领域,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最大的竞争壁垒。

过去,手术机器人电机驱控、主从控制、立体视觉等核心技术链路的关键部件长期被进口供应商垄断。敏捷医疗从创立伊始便确立了核心技术全栈自研的战略路径并持续投入和强化。

这一战略选择,其价值远超“国产替代”口号本身——不仅是对“卡脖子”技术的突破,更意味着对产品性能、成本与供应安全拥有了话语权。随着量产推进,显著的规模效应将不断强化其成本优势与市场竞争力。

而这一战略的顺利实施,得益于公司对苏州高端制造产业集群生态的深度整合。 苏州在伺服系统、传感器与精密加工等领域的完整产业链配套,为敏捷提供了从研发打样到量产交付的供应链支持。据悉,敏捷医疗位于苏州的超万平米研发生产基地及用户培训体验中心已全面投运,具备年产100套系统本体及2万套手术器械的制造与供应能力,为大规模市场渗透与快速迭代提供了坚实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3月26日,敏捷医疗宣布以高标准通过国际权威认证机构TÜV南德认证,成功获得ISO 13485 :2016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这一全球公认的标准,与苏州高端制造产业集群所提供的系统性品控环境与人才储备相结合,共同构成了公司的质量基石。

在机器人本体上探索智能未来

在夯实从研发到商业化这一“基本盘”的同时,前瞻性的技术布局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天花板。

本轮融资将用于"进一步升级前沿技术平台",这标志着公司正为下一阶段的竞争储备能量。据了解,敏捷医疗的研发视野已投向力反馈等前沿方向,旨在通过持续的"AGI+BOT"技术底座构建,为手术机器人赋予更强的感知与决策能力,从而持续拓展用户的能力边界。

这种布局并非追逐空中楼阁的概念,而是基于其独特优势的自然演进:全链路自研的硬件平台和深入临床的数据反馈闭环,为软件算法与智能功能的迭代提供了理想的验证环境。任何智能化升级都能在自主可控的硬件基础上得到更高效、更深入的融合测试。

依托本土优势驱动全球布局

依托国内市场的充分验证,全球化布局正成为国产手术机器人企业的战略共识。

敏捷医疗创始人徐敏表示:"敏捷从创业一开始就确立了全球化战略,立足苏州,放眼世界。扎根于苏州这样一座以制造业为根基、以创新为灵魂的城市,我们在腔镜手术机器人的研发与产业化进程中不仅获得了供应链上的强大保障,更在高端制造、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中赢得了独特优势,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医疗科技产品奠定了坚实基础。接下来,敏捷机器人会陆续进入更多医院,帮助更多用户解决手术中的实际挑战 。"

依托产品、技术、供应链构建的完整能力闭环,这一全球化战略正全面提速。据悉,公司已正式启动产品海外认证工作,同时,敏捷医疗正与多个海外市场的潜在临床合作伙伴展开接洽,旨在为后续的海外临床验证和市场拓展奠定基础。

投资人观点

明熙资本作为由明德生物(002932.SZ)和君联资本联合发起设立的专业医疗投资机构,其投资决策立足于对技术路线与产业化进程的深度研判,在谈及投资逻辑时,明熙资本投资副总裁谢秋晨表示:“手术机器人作为AGI在治疗上的理想载体,在规范化手术的基础上结合AI的生成和推理能力,将会给手术过程中的人械交互带来极大的改善。我们认可敏捷医疗全链路自研构建的技术壁垒,更看好其产业化落地能力,期待公司凭借卓越的产品化能力,在高端医疗装备领域实现规模化突破。"千骥资本合伙人吴海补充道:"作为国内最早专注于医疗健康及生命科学领域投资的基金之一,我们见证了中国医疗科技产业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完整周期,我们对敏捷医疗的商业化前景充满信心。公司展现出的产品化能力和临床落地效率,让我们相信其能够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结语:

随着“十五五”规划明确健康优先战略,支持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手术机器人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

从国家层面的创新器械审评审批优化,到临床应用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再到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与范围的稳步扩大,一系列政策协同发力,为手术机器人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系统性的制度保障。

与此同时,《北京市医疗器械产业提质升级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上海市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行动方案》等地方政策延续至"十五五"期间执行,通过鼓励医疗机构更新手术机器人设备、建设示范中心等举措,推动临床应用由三甲医院向地市级医院下沉。

在此背景下,国产手术机器人企业的发展逻辑正经历深刻重构——从技术追赶转向价值创造,从单点突破转向体系化竞争。

正如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所言:"我们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突破的阶段,如果能实现新技术与产业优势的深度融合,才有可能在未来全球竞争中把握主动权。"这一判断精准揭示了国产手术机器人企业面临的时代机遇。

当国产替代的浪潮推向纵深,市场格局的演化从未停止,唯有兼具技术深度、商业远见的企业,才能持续创造价值,穿越周期,成为最终的引领者。

一个以自主技术+用户体验重塑市场格局的新故事,序幕刚刚拉开。

 

标签:

猜你喜欢

排排网推出“排排网AI”服务,以人工智能重塑基金投研新模式
北京人大代表团莅临焕生汇考察调研,共推健康管理产业高质量发展
河北香河金钥匙家具城迎梦安思运营中心开业,智能睡眠格局再升级
超8万人到场体验,解读天猫双11超级发布的互动密码
黄金再现光芒!金价重上4000美元,黄金机会又来了?
依视路陆逊梯卡八赴进博之约 三十而「励」再出发
告别“盯梢式管理”,企业如何帮助员工提升业绩?
科学家登台、知名冠军助阵,inne学神DHA进博会全球首发引爆关注
董建华院士学术传承创新分会揭牌,扬子江药业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
喜临门荣膺首个L4级认证智能床垫品牌,树立行业“真标准”
新西兰、德国等11地旅游局在飞猪直播上新 88VIP下单更划算
三星Micro RGB色彩技术亮相进博,智绘AI家电新视界
万物皆可“双十一”?:保险促销是“机遇”还是“噱头”?
从江南肌骨到东方美学:蜜思肤琉金奢养系列演绎“以妆养肤”风尚
顶级资本“罕见共识” 光联芯科引领光互连加速AI算力底层突破
八载同行,向“新”而生,施耐德电气以数智创新亮相进博会
中国知名温控器品牌宇电深耕温控35年,产品远销近百国
陈嫣冉亮相进博会中国馆,以潮流艺术推动文化交流互鉴
​以进博会链接全球原产地,瑞幸与世界共享中国咖啡产业发展机遇
八赴进博共绘“进”彩,欧姆龙以“新质时代自动化+”共筑价值新生态
赫力昂进博全勤八年,携70余款创新产品引领主动健康新未来
ESG评级全面提升,汇通达网络(9878.HK)投资价值凸显
85度C新品上市!健康轻甜解锁治愈系甜蜜
获产业资本战略加持,大明电子挂牌上市开启新篇章
快递理赔藏陷阱!马上消费金融温馨提示双十一期间谨防此类诈骗
梅特勒托利多携多领域尖端设备亮相2025进博会,加速国产化进程
漫说支付 | 一图看懂什么是“统一网关”
东航签下第八届进博会央企首单! 一年期展位成交金额创新高
泰中合与深交所“科融通”联合举办【军工科技与低空经济专场路演】
秋野地在广交会成焦点:创新露营装备推动中国制造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