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晚间,智能物流机器人领军企业井松智能(688251.SH)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0亿元,同比增长3.29%;实现归母净利润757.02万元,同比增长2.85%,业绩实现稳中有进。
技术成果规模化应用 市场拓展与产能建设协同推进
技术创新是井松智能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引擎。近年来,井松智能坚持“场景导向”研发策略,技术成果加速落地,核心产品矩阵持续突破。其X-FMR智能叉取机器人解决方案实现规模化应用,通过3D视觉与智能管控系统深度融合,在电商、汽车、冶金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强大场景适配能力—与传统仓库相比,X-FMR能够提升70%-140%的综合流转效率;节省人工成本最高达70%,降低客户支出超过20%;仓储密度提升3-6倍,仓储利用率最大提升200%,成为企业仓储降本增效的“必备利器”。
依托于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优势及国内外标杆项目的实践经验,井松智能加速推进全球化业务拓展战略。一方面,巩固泰国、越南等东南亚传统优势市场;另一方面,成功开拓西班牙、印度尼西亚、俄罗斯等新兴市场。未来,随着全球范围内制造业智能化升级需求的增长,公司海外市场业绩贡献将持续突破。值得注意的是,为给全球客户提供本地化技术支持与高稳定交付体验,井松智能携手海外顶尖合作伙伴,通过完善的项目管理流程与系统的全周期服务,实现无障碍、快响应的全球化生态协作。这一卓有成效的全球化协作模式,夯实了井松智能的国际化战略根基,为其迎接更广阔的市场需求提供了关键保障。
与此同时,面对国内外双市场需求,产能保障成为井松智能应对全球市场增长的关键落子。目前,公司“年产10000台套智能物流装备生产线一期项目”已正式开工,项目达产后将形成万台级年产能,预计实现年产值约16亿元。这一产能“大跃升”将为公司满足全球订单需求提供坚实支撑,助力其在智能物流装备全球竞争中抢占先机。
人形机器人展会首秀 乘行业东风谋未来增长
在近日举办的CeMAT2025展会上,井松智能更是带来产品层面的突破式进展:轮足式人形机器人全球首秀。在此次展会上亮相的轮足式人形机器人,是井松智能在智能物流装备领域的重要突破,其在“执行、适应、交互、决策”四大核心维度实现多重技术升级:轮足双结构+AI视觉,可快速适配复杂地形与楼梯通行;周身视觉感知+AI算法,实现人机“主动协作”新范式;多模态感知+AI大模型,具备自主规划与快速学习能力,能完成30KG高负载货物分拣、转运等通用作业,实现从“专用工具”到“通用平台”的跨越。
当前,智能物流机器人正从“降本增效”的可选项,转变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选项。行业趋势显示,自动化投入正带来显著经济效益。摩根士丹利认为,亚马逊把仓库人力员工换成机器人,每年最高可节省40亿美元。其预计到2027年,亚马逊借机器人自动化每年能节省20亿-40亿美元,因机器人可使每个订单履约成本降低20%-40%;京东物流此前宣布,未来5年要采购300万台机器人、100万台无人车和10万架无人机,全面投入物流供应链全链路场景,进一步巩固其在智能物流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电商巨头在智能物流领域的持续加码让市场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1.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4%的高位。
面对高速增长的市场规模,井松智能表示,将积极把握行业机遇,以“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产能布局”多轮驱动,在智能物流机器人赛道加速奔跑。未来,随着人形机器人、智能无人装车等创新成果持续落地,以及全球产能与服务网络不断完善,井松智能有望在全球智能物流领域的“军备竞赛”中持续夯实企业核心竞争力,为行业智能化转型贡献“井松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