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
在四川乐山,从“中国绿茶之都”峨眉山市到“全国绿茶出口第一县”夹江县,茶产业早已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
据介绍,乐山市全市茶叶种植面积近130万亩,综合产值超500亿元,一片片“金叶子”的背后,是数十万茶农的殷切期盼和上千家茶企的奋斗不息。
然而,从茶园到茶杯,一片茶叶的旅程并非坦途。季节性极强的采收、加工、销售环节,带来了大量的资金需求。茶农、小微企业又普遍缺乏有效抵押物,这常常让他们在融资路上望而却步。
如何打破融资难、融资贵的瓶颈,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这片充满希望的“金叶子”,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乐山市的基层分支机构——峨眉山市支行和夹江县支行给出了答案。
多年来,邮储银行深耕乐山市茶产业,通过精准的金融服务,以全链条服务为核心,以数字化转型为驱动,以模式创新为突破,为乐山市的茶产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现代金融动能,描绘出一幅银、政、企、农多方共赢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从茶园到茶杯 金融服务全程护航
“有了银行资金的支撑,那肯定你的周转就快了!”峨眉山市三姑庄茶叶经营部法人代表沈小琼快人快语。她从事茶叶生意34年,从最初的手工炒茶,到如今在西南茶叶市场年销售额超两千万元,邮储银行的金融支持贯穿了她事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
图注:邮储银行工作人员实地调查三姑庄茶叶企业经营场所
沈小琼的经历,是乐山千千万万茶产业从业者的一个缩影。邮储银行深刻认识到,对茶产业的支持,绝不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期行为,而必须是覆盖全产业链的系统性工程。
为此,邮储银行峨眉山市支行和夹江县支行,不约而同地构建起了“从茶园到茶杯”的全链条金融服务体系。
在产业链的前端、种植环节,针对茶农购买农资、升级茶园的资金需求,邮储银行推出了“产业贷”“极速贷”等小额信用贷款产品。这些产品手续简便、审批快速,茶农通过手机银行即可申请,随借随还,被亲切地称为“口袋里的银行”。
在夹江县,邮储银行更是大力推进“信用村”建设,对信用户提高信用贷款额度、实行利率优惠,实现了“无抵押、纯信用、线上办”,彻底打通了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进入加工环节,茶叶加工户和企业在鲜叶收购旺季,往往面临巨大的流动资金压力。针对这一痛点,邮储银行创新推出了“茶叶产业贷”“茶叶流水贷”“邮担快贷”等特色产品,有效解决了传统加工户缺乏抵押物的难题。
位于夹江县的四川洪椿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洪椿茶业”)便是直接受益者。
“当流动资金不足时,会导致收购鲜叶量受限,无法满足企业饱和生产需求,进而影响经营发展。”洪椿茶业创始人古翠琼对此深有感触。
图注:洪椿茶业创始人古翠琼向邮储银行工作人员介绍企业产业规模和经营所需资金困扰
在她的记忆中,自2013年起,她便与邮储银行夹江县支行携手同行,贷款额度从最初的几十万增长到如今的1600万元。正是这一笔笔关键的贷款,支持着洪椿茶业从一个乡镇小厂,发展成为年营收破亿、带动近10万茶农增收的四川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事实上,在最终的销售端,邮储银行不仅为茶叶经销商提供经营性贷款,更利用自身的平台优势,为茶企“走出去”铺路搭桥。通过“邮乐网”电商平台和邮政快递的物流优势,为夹江茶叶开辟线上销售专区,提供从销售、结算到寄递的一站式服务,助力“夹江茶叶”这一区域公共品牌香飘四海,让这片“金叶子”的价值得以最大化释放。
银政企担多方联动 破解融资担保难题
如果说全链条服务是“面”上的覆盖,那么模式创新就是“点”上的突破。
面对小微企业和农户担保难这一普遍性难题,邮储银行没有固守传统信贷模式,而是积极寻求与政府、担保公司、核心企业等多方力量的联动,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创新路径。
据了解,邮储银行基层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会主动与当地政府、共青团、就业中心等组织加强对接,通过“银政合作”精准定位有潜力的创业者。
在峨眉山市,当地支行与共青团组织还深度合作,通过联合举办创业大赛、项目推介会等活动,发掘优质客户;共青团乐山市委联合邮储银行乐山市分行等金融机构创新推出“嘉青创业贷”,邮储银行率先发放了全市首笔贷款,为青年投身茶产业提供了宝贵的启动资金。
同时,邮储银行还深化与四川省、市农担等政策性担保机构的“银担合作”,这是破解担保难题的另一记“重拳”。通过引入担保公司增信,有效解决了茶企、种植大户因缺乏有效抵押物而无法获得贷款的问题。
图注:邮储银行工作人员实地考察三姑庄茶叶制茶工厂
在此基础上,邮储银行推出的“银企担”模式,充分体现了其“与客户共成长”的服务理念。
洪椿茶业在发展过程中,就曾面临着对下游茶叶供应商应付款给付压力大的问题。邮储银行夹江县支行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作为,由银行对洪椿茶业的下游供应商进行融资支持,农担公司和洪椿茶业共同为这些供应商提供担保。
这一创新之举,实现了三方共赢,既有效缓解了洪椿茶业的应付款压力,又解决了上游供应商的融资难题,更提升了银行对地方支柱产业的金融支持规模。这不仅仅是一次金融服务的延伸,更是对整个产业生态的深度赋能。
“邮储银行能就企业实际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同为企业出谋划策,陪伴企业渡过难关。”古翠琼的这番话,道出了邮储银行服务的核心价值——不止于锦上添花,更在于雪中送炭。
从“人找钱”到“钱找人” 科技赋能有温度
“服务态度确实很好。像这次我们转贷的话,我们基本上没出门,他们都是上门来服务我们的。”古翠琼说。
“有一次元旦放假期间都给我们放过款。因为从企业角度钱压一天就多一天利息,所以银行也理解,当时就赶到了假期期间放款。”沈小琼对这一次的经历记忆尤为深刻。
在与她们的交流中,“服务好”“效率高”“有温度”是她们对邮储银行的一致评价。而这份口碑的背后,是邮储银行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并通过科技赋能,不断推动服务体验的迭代升级。
图注:邮储银行工作人员实地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和所需资金困扰
据了解,目前邮储银行的服务正从线下向线上转变。通过大力推广手机银行APP、“极速贷”“快捷贷”等线上产品,让客户足不出户就能完成贷款申请、支用、还款等一系列操作,这极大提升了融资的便利性。对于不熟悉线上操作的客户,客户经理还提供耐心的上门服务,手把手指导。
这让邮储银行在基层的服务模式也从人找钱升级为钱找人。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客户的交易流水、信用状况等进行精准画像,实现主动授信,不仅提升了效率,更让客户感受到了被尊重和被重视。
这种服务的深度和温度,最终凝聚成了银企之间牢不可破的信任。古翠琼动情地说:“邮储银行是我们洪椿茶业的主要靠山。”这份信任,是邮储银行十余年如一日深耕产业、贴心服务换来的最高赞誉。
拥抱新质生产力 共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当前,在乡村振兴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茶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的“农业新质生产力”,更为传统茶产业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洪椿茶业投资2700万元新建的新式茶饮智能化标准化生产线项目,正是夹江茶产业竞逐新茶饮赛道、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而这背后,同样离不开邮储银行的金融支持。
图注:四川洪椿茶业有限公司收购茶农茶叶仓库一角
在乐山,邮储银行还规划了更加清晰的蓝图,将继续深化金融产品创新,更加精准地对接产业需求,并积极探索茶园经营权、茶叶商标权等新型抵押增信模式。
同时,持续强化科技赋能,让数字金融惠及更多市场主体,提升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在此基础上,不断延伸服务边界,打造集销售、技术、品牌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生态,助力“川茶”香飘世界。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邮储银行将聚焦重点领域进行精准滴灌,大力支持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并对有机茶、生态茶园等绿色发展项目提供“绿色信贷”支持。
从峨眉山麓到青衣江(夹江段)两岸,茶香氤氲,产业兴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以其深耕产业的定力、勇于创新的魄力、服务客户的真情,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注入这片希望的田野,谱写出一曲动人的乡村振兴新乐章。
(翟珂舟 张鹏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