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香港保险行业正历经一场由科技革新与需求升级共同驱动的深度变革。业务线上化、AI赋能等创新举措,不仅让保险服务更便捷、高效且智能,有效拓宽了内地客户投保与业务办理的渠道。以万通保险为例,近几年,他们就与蚂蚁银行开展合作,并深度参与香港保监局提出的“人工智能先导计划”,不断提升客户体验与业务效率。与此同时,香港保险本就兼具监管完善、高收益潜力、灵活配置与全球保障等多重优势,当这些先天优势与科技变革的“东风”相叠加,不仅强化了行业竞争力,也点燃了内地市场对港险的投资热情,推动香港保险在新时代背景下迎来新一轮增长机遇。
内地客户为何偏爱香港保险?四大核心因素驱动,点燃投资热情
香港保险之所以能持续吸引内地客户,本质是其在产品、资产、服务、监管四大维度形成“合力”,既填补内地保险市场空白,又契合客户多元化需求:
从产品设计来看,香港保险往往具备产品更灵活,覆盖更广的特点。比如终身寿险可支持保单拆分、保单贷款,重疾险覆盖的病种更广泛且包含较多罕见病,储蓄险还能对接全球股票、债券等多元资产等等,这种 “弹性配置” 特性,能同时满足“保障+增值”的双重需求。
从资产配置角度看,港币与美元挂钩,使让香港保险天然具备对冲汇率波动、分散单一货币风险的功能,尤其对于有跨境资产规划需求的人群而言,这不仅是保险,更是财富全球化布局的重要抓手。
在服务体验上,多数香港保险公司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医疗理赔服务,合作医院涵盖欧美、东南亚等地区的顶尖医疗机构,有效解决了海外就医的报销难题;另一方面,以万通保险与蚂蚁银行的合作为例,只要内地客户身处香港,就可通过蚂蚁银行APP完成香港储蓄险的一站式自助投保,无需频繁往返保司,彻底打破过去的地理与时间限制。
加之香港保险业历经百余年发展,已形成严格的监管体系(如香港保监局的全程监管、保单持有人保障计划的兜底),行业公信力强,进一步增强了内地客户的投保信心。
香港保险怎样捕捉全球机遇?万通保险:巨头支撑 + 科技赋能 + 长期主义
在香港保险行业的增长浪潮中,万通保险的实践极具代表性——其凭借“双巨头资源根基+科技赋能+长期主义投资哲学”,既实现自身业绩突破,也为行业提供了“如何捕捉全球机遇”的样本:
1. 双巨头支撑:打通全球稀缺资源渠道
母公司美国万通(拥有170余年历史,常年稳居全美寿险 TOP5,获标普 AA+、惠誉 AA+等顶级财务评级),为其直通美国基建 REITs、私募信贷等稀缺“封闭资源”,打开全球资产配置绿色通道;
同时,又有固定收益投资专家霸菱(Barings)的加持,帮助其在波动市场中构建风险 “护城河”,确保资产配置的稳健性。
两大巨擘的资源协同,让万通保险的全球投资布局具备“稳扎稳打”的基础。
2. 投资哲学革新:Invesurance 实现 “保险 + 投资” 基因重组
在扎根香港50周年之际,万通保险提出革命性的“Invesurance”保险投资哲学,并非简单叠加“保险”与“投资”,而是构建深层次的资产管理生态,并依托“1+N”投资架构强化资产长期增值潜力:
“1”:代表万通保险与核心战略伙伴霸菱的紧密合作,为资产配置奠定稳健底层基础,抵御市场波动;
“N”:代表万通保险联动全球众多顶尖投资伙伴,覆盖多元资产类别与地域,精准捕捉全球市场机遇。
这一理念的落地成效显著:即便受疫情与降息冲击,万通保险近十年储蓄型产品平均分红实现率仍达105%,真正实现“攻守兼备”。
3. 科技赋能服务:数字化升级释放增长潜力
万通保险将深厚的保险底蕴,与蚂蚁银行的领先数字技术结合,彻底革新服务效率 ——2025年7月,双方的战略合作项目更助万通保险斩获《2025 保险亚洲大奖》“年度策略伙伴(香港)”大奖,既印证其数字化创新成果,也彰显了“保险+金融科技”协同的核心能力,进一步丰富了数字时代的保险销售方式与客户体验。
4. 业绩佐证实力:核心指标再创新高
2025年中期,万通保险业绩交出亮眼答卷:总资产规模突破 1000 亿港元,新造业务年度化保费同比增长107%,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81%。这些数据不仅是其“客户导向”战略的成果,更印证了香港保险“长期主义”路线的可行性。
不难看到,未来,在金融全球化浪潮、数智化变革的持续推动下,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的融合进程正不断加速、日益深化。在此大背景下,香港保险凭借其国际化视野、成熟的运营模式以及丰富多元的产品体系以及对业务线上化、“AI +保险服务”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有望进一步拓展服务边界,覆盖并满足更多内地个人与家庭的多元需求。无论是为子女储备教育金、为退休生活规划养老金,还是为家庭财富构建风险屏障,香港保险都将成为个人与家庭科学规划资产、守护品质生活的实用选择。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