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美国IDEA国际设计卓越奖(International Design Excellence Awards)公布最终获奖名单,来自中国杭州的TinyCase电动折叠摩托车在全球数千项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汽车与交通运输组铜奖。这标志着TinyCase在产品创新、结构美学与使用体验等多个维度赢得国际专业认可,也成为中国智造在出行设计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
据悉,IDEA由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IDSA)于1980年设立,与德国红点设计奖、IF设计奖、日本GMARK奖并称为“世界四大工业设计奖”,是一项卓越的国际性设计赛事,被誉为全球设计领域的风向标,也是现存时间最长、最负盛名的产品设计奖项之一。
本届IDEA共设20个专业评选类别,最终评出117件获奖作品。其中,中国设计力量持续走强,共计40件作品上榜,占比超过三成,充分展现了“制造大国”向“设计强国”跃迁过程中的勃勃活力。而TinyCase的入选,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以“技术美学、生活场景”双重优势突围国际赛道的代表性成果。
TinyCase(中文名“小盒子”)由vala自主设计与研发的户外电动出行板块的核心产品。作为一款轻量级可折叠的电动摩托车,TinyCase聚焦城市短途通勤和灵活出行场景,通过一体化的结构创新实现极致便携性与使用体验的统一。其压铸成型、零焊接车架不仅大幅降低整车重量至23.5kg,更通过模块化结构实现50秒快速折叠,折叠后尺寸相当于20寸登机箱,解决了传统电动车占空间、不便携带的核心痛点。
正是这种“工程创新与用户体验”的双轮驱动,让TinyCase在此前也已斩获了2025年德国iF设计奖最高等级——iF金奖的荣誉,是国内交通工具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产品。iF评委团在评语中称其“远远超越了普通水平,不只是一辆交通工具,更是一位出行伙伴”,高度肯定其在实用性、美学与结构创新方面的综合表现。
在设计上,TinyCase凝聚了以孙海涛为首的8人专业工程师团队超200天的精密打磨,强调“技术的艺术性”与“产品的人性化”。从3.6kg的轮组模块到7.2kg的车架系统,每一部分均通过极限化轻量工艺控制,同时保持了足够的结构强度与续航支持,体现了中国制造在精密工程与美学表达上的高度融合。
TinyCase背后的品牌vala,近年来更是持续深耕“移动生活”新物种的探索,从升顶式纯电智慧小房车到电动摩托车,逐步构建出涵盖露营、通勤、社交等多场景的产品生态。在vala创始人孙海涛看来,真正的创新从不是炫技式的功能堆叠,而是对生活方式转变的精准回应:“我们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而是为了解决真实场景中的不便。”
TinyCase在行业奖项上的连续斩获,不仅是一次单品的胜出,也折射出中国品牌在“功能、美学、文化”三维价值中的进阶尝试。从制造走向智造,从产品走向生活方式,TinyCase正在以“一个小盒子”的姿态,为中国设计在全球争取更多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