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营养学会主办的第十七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营养与健康的多维前沿:健康效应与应用转化”分论坛于9月23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北京大学张玉梅教授主讲并公布了北京大学医学部联合脂代科技旗下品牌轻云减负油最新完成的甘油二酯临床突破性研究成果,研究数据显示:在不改变饮食及烹调的习惯下,为期8周的甘油二酯油饮食干预对照甘油三酯组饮食,受试者的6大脂质代谢指标得到显著改善。该项研究标志着我国在功能性油脂甘油二酯实证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产品提供方,脂代科技联合创始人、轻云减负油首席科学家贺林博士亲临论坛与分论坛主席张兵教授、北京大学张玉梅教授展开深度交流和技术探讨。同时与现场的行业大咖们围绕“功能性油脂循证研究”展开深度对话。
中餐用油的代谢陷阱:甘油三酯超标引起的代谢紊乱成心血管健康“隐形杀手”
“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患心血管疾病,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数已高达3.3亿”北大医学部教授张玉梅从当前国人健康挑战切入,以《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的最新数据揭示了当前国人面临的严峻健康挑战。而《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心血管风险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更明确指出:甘油三酯(TG)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心梗、脑梗等风险直接相关。问题的根源,就在中餐的油里。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日均食用油摄入量高达82.5克,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量(25-30克)的3倍!更关键的是,我们日常用的花生油、大豆油,甚至被贴上“健康”标签的橄榄油、山茶油,95%以上都是甘油三酯——这种“囤积型脂肪”代谢缓慢,会在体内不断堆积,成为心血管疾病的“温床”。大幅提升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1年科研循证,换油8周改写脂质代谢的命运
为破解国人用油负担过重的难题,轻云减负油所属公司脂代科技联合北京大学医学部,开展了为期1年的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样本量达到甘油二酯行业领先水平。研究聚焦“减负甘油二酯油”对中国人群的实际健康效应,结果令人振奋:在不改变饮食习惯及中餐烹饪的前提下,8周甘油二酯油饮食干预,6大指标显著改善:受试者体重、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坏脂肪”)、肝脏脂肪含量、内脏脂肪面积等6项核心脂质指标均呈现积极改善变化。
研究同时证实,甘油二酯干预有助于代谢重塑,阻断健康风险。减负甘油二酯通过调节脂质代谢路径,减少“坏脂肪”堆积,可以有效改善内脏脂肪蓄积,降低心血管疾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风险,有助于预防相关代谢性疾病。
轻云减负油联合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科学验证,为甘油二酯油精准营养干预提供了科学依据。这项研究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纯度甘油二酯油实证研究的空白,更首次为“源头减少甘油三酯,减负不减味”的健康用油理念提供了扎实的科学支撑。
科研筑基·科学循证:轻云以真实证引领国民用油进入真减负时代
轻云减负油的科研基因深植于对国人饮食需求及健康痛点的洞察:传统食用油中95%以上的甘油三酯(TG)是代谢负担的“元凶”,而高纯度甘油二酯(DAG)的量产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为打破这一困局,脂代科技研发团队历时5年攻关,创新性开发出低温定向酶解技术:从全球100多种脂肪酶库中筛选出高活性、高特异性的脂肪酶组合,首创“无动力非均相连续反应器”,实现酶催化效率提升300%,最终突破95%以上高纯度甘油二酯油的规模化量产瓶颈,成为全球领先掌握该技术的中国企业,获中国粮油学会专家评价为“行业纯度天花板”。
此次轻云减负油与北京大学医学部的联合研究,标志着品牌从“技术突破”向“科学循证”战略升级的关键跨越,以“科学循证”重塑甘油二酯油行业标杆。未来,轻云减负油将继续携手国内外顶尖科研力量,不断科学循证,推动功能性食用油产业的升级与变革。以甘油二酯产业科研筑基,科学循证为矛,让每一瓶油都成为“健康中国2030”的国民级解决方案。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