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捧过 "铁饭碗",也在商海赚得盆满钵满;经历过中年离异、破产负债的至暗时刻,却在 46岁时毅然转身,在保险行业开辟出人生的第二成长曲线。她就是尚芳羽(本名为尚虹,为表述统一,下文均以 “尚芳羽” 代称),一位在平安人寿用专业与信念书写传奇的保险代理人。从跌落谷底到年入百万,她的故事里藏着不屈的韧性、对行业的敬畏,更有对 "保险守护价值" 的深刻践行。
人生的低谷与转折
2017 年的那个清晨,将女儿送进幼儿园后,尚芳羽独自坐在空荡荡的家里,暗自落泪。彼时 45 岁的她,人生仿佛被按下了重置键 —— 9 年政府机关工作的安稳、经商赚来的百万财富、婚姻,全都化为泡影,只剩下几十万的负债和一颗破碎的心。
"哭到最后反而平静了," 尚芳羽回忆道,"已经跌到谷底,再往前走,每一步都是向上。" 正是这份绝境中的清醒,让她开始冷静分析未来的方向。自幼在书香家庭长大的她,母亲是图书管理员,父亲是工程师,良好的家庭教育赋予她敏锐的洞察力和扎实的文字功底。大学时担任学生会宣传部长、为电台写文案赚取稿费的经历,更让她练就了出色的表达能力。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朋友的聊天中了解到:当人均 GDP 达到 1 万美元时,保险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那一刻像被点亮了," 尚芳羽说,"我会写、会说,又愿意真诚待人,这些不正是保险行业需要的吗?" 她想起罗振宇的话:"要么走投无路,要么身怀绝技。" 而她,更愿意相信自己是 "身怀绝技的走投无路者"。
选择保险行业,对尚芳羽而言不是退而求其次的妥协,而是深思熟虑后的精准判断。"这不是一时冲动,是算过 ' 机会账 ' 的," 她笑着说,"人生就像三次投胎,第一次靠原生家庭,第二次靠婚姻,第三次靠事业。我要为自己选一条能走得长远的路。"
七家公司的考察,遇见对的平台与引路人
决定投身保险行业后,尚芳羽没有贸然行动。过往的经商失败教会她: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青岛,她陆续约见了七家保险公司的 14 位部经理,都是年薪百万的行业精英,但始终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
直到 2018 年 2 月 14 日,情人节那天。在王总的会所里,这位后来成为她师傅的前辈,第一句话就击中了她:"做保险,首先要有敬畏之心。" 王总告诉她,国外保险业已有数百年历史,而国内行业才起步几十年,"我们根本没资格轻慢这份职业"。
更让她震撼的是师傅对行业使命的诠释:"我们是跟风险赛跑的人,必须赶在风险降临前,帮客户签下那份保单。" 这句话像一颗种子,在尚芳羽心中生根发芽。当王总谈到平安的综合金融优势时,那句 "市场上只有两家保险公司,一家叫平安,一家叫其他" 的自信,让她最终确定:"就是这里了。"
"选平台要看实力,选团队要看格局," 尚芳羽说,"平安的综合金融生态能给客户提供健康、养老、财富等全方位服务,而师傅的敬畏心和使命感,让我看到了这个行业该有的样子。"
从学平险起步,用专业打破 "资源论"
进入平安的第一年,尚芳羽的起点并不耀眼。没有所谓的 "人脉资源",她就从最基础的学平险做起,第一批客户是女儿的同学家长。"我女儿当时开玩笑说:' 妈妈,你连我身边的人都不放过呀。'" 这个小插曲背后,是她脚踏实地的坚持。
为了补上专业短板,她把家里的客厅变成了 "教室",一年听满 1000 个小时的法商课程。从保险条款到法律知识,从核保规则到医疗常识,她像海绵吸水般吸收着知识。"以前做生意靠经验,做保险必须靠专业," 尚芳羽说,"客户买的不是产品,是解决方案,我得能看懂他们真正的需求。"
这份执着让她的事业稳步上升,如今已实现年入百万,达到了主任职级。更难得的是,她的客户几乎都来自转介绍。"没有资源就靠人品,没有捷径就走真诚的路,"
她的专业不仅体现在知识储备上,更在于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从业第二年,一位客户因 "宫腔粘连" 住院,理赔部门以 "90% 与生育相关" 为由拒赔。尚芳羽没有放弃,在客户授权后,她跑到医院翻阅了几年的病历,终于找到证据证明客户属于那 10% 的非生育原因致病,最终为客户争取到 1500 元理赔款。
"金额不大,但意义重大," 尚芳羽说,"客户握着我的手说 ' 还好有你 ',那一刻我明白,保险代理人的价值,就在于为客户争一分可能、守一份安心。"
从生命的嘱托到千万资产传承的信任
尚芳羽的客户中,有每年保费千元的客户,也有资产千万的高净值客户,她都能以真诚,温暖的服务,给客户以安心的陪伴。
去年秋天,一位客户被确诊为胰腺癌晚期,发来信息求助。尚芳羽赶到时,曾经健谈的客户已瘦得脱形,浑身黄疸,皮肤上布满紫斑。"她拉着我的手,一字一句交代保险受益人的变更,还有后续理赔的细节,"尚芳羽的声音有些哽咽,"我成了他生命最后时刻见到的几个人之一。"最终,38万多元的理赔款迅速到账,为这个破碎的家庭送去最后一丝慰藉。"那一刻我突然懂了师傅说的'敬畏',"尚芳羽说,"每一张保单都是客户用信任换来的嘱托,我们手里攥着的,可能是一个家庭的救命钱,是他们对未来的最后希望。"这种对责任的深刻理解,让她在服务客户时始终保持敬畏。她会为客户逐字解读条款,会根据家庭结构调整保障方案,甚至会学习《道德经》《易经》等哲学著作,用更通透的生命观服务高端客户。
随着财富传承时代的开启,高净值客户对保险代理人的要求越来越高,
"现在高净值客户身边平均有8个保险代理人,凭什么选你?"尚芳羽说,"靠的不是花言巧语,是你对生命的理解、对专业的深耕,是让客户觉得'把保障交给你,放心'。"因为通透的认知,专业和靠谱的服务,很多高净值客户主动为她转介绍客户,这两年的大单频出,其实都是人品,勤奋和专业的呈现。
从个人突围到团队共进,传递保险的温度
如今的尚芳羽,早已不是那个独自哭泣的失意者。她带领的团队服务了 3000 多个家庭,个人负责的保额达7个亿,整个团队的保额更是超过 20 亿。"这些数字背后,是 20 亿的风险被转移," 她自豪地说,"我们不仅在赚钱,更在为社会做贡献。"
在团队管理中,她始终传递着 "敬畏心" 和 "专业度" 两个核心。新人来了,她会先讲那个 "与风险赛跑" 的故事;遇到复杂案例,她会带着大家一起研究条款,从法商、医疗等多角度分析。"保险不是单打独斗," 尚芳羽说,"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一群人的信念能照亮更多家庭。"
她也将自己的文字功底融入工作,用通俗的语言解读复杂的保险知识,帮客户理清需求。"把专业的事讲明白,是基本功," 她笑着说,"就像当年给电台写文案,既要准确,又要动人。"
未来展望:展望:把握趋势,砥砺前行
谈及未来,尚芳羽眼中闪烁着光芒。"保险行业会越来越专业化、生态化," 她判断,"平安的家庭医生、居家养老、高端康养服务,已经突破了传统保险的边界,我们要做的,是帮客户用好这些资源。"
面对数字化浪潮,尚芳羽敏锐捕捉机遇,将短视频融入保险服务。2022年,她开通视频号并坚持每天更新视频作品,分享保险知识、金融知识、健康管理及行业趋势。
面对机遇和挑战,她积极参与平安“橙星计划”项目,拥抱平台流量。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全网累积将近20万粉丝,更凭借风趣且专业的保险题材视频,与大量的陌生客户建立起有效的链接。
结语:操之在我,用信念续写传奇
从政府机关到商海沉浮,从人生谷底到保险先锋,她用亲身经历证明:命运的方向盘,始终握在自己手里。
在她看来,成功不是年入百万的数字,而是 "被需要" 的价值 —— 客户在危难时第一时间想到她,团队在迷茫时愿意跟随她,女儿在作文里写 "妈妈是我的英雄"。"保险是个有温度的行业," 尚芳羽说,"它让我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治愈了自己。"
在保险行业,她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实现了人生的逆袭。未来,她将继续在保险行业深耕,为更多家庭送去保障与安心,让每一份保单都充满温度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