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诞生三线城市燕窝品牌的逆势思考, 当“消费降级”成为热搜词,低价、低质量产品充斥市场时,传统滋补品行业正经历一场无声的震荡:原料价格下跌,但品质门槛也随之降低。在这样的背景下,扎根四川宜宾十年的燕窝品牌“如初心燕”却提出了一个逆向主张——“用更少的钱,让客户吃上从前舍不得买的天价原料”。这一理念的背后,是品牌创始人深耕行业十年的洞察与坚持。
从“溯源码燕窝”到“品质革命”:一个三线品牌的超前视野
2014年,当国内绝大部分消费者还对燕窝溯源体系陌生时,如初心燕已率先将“溯源码燕窝”引入宜宾这座三线城市,让本地客户成为国内第一批享受到安全、透明燕窝产品的群体。“那时很多人觉得,高端滋补品只能在一线城市存活,但我们用品质打破了地域偏见。”创始人回忆道。
九年过去,品牌即将迎来第十个年头,市场环境却已天翻地覆。经济下行压力下,部分工厂为迎合低价需求,降低原料标准;而另一边,原料市场整体价格回落,优质燕窝的采购成本反而比过去更低。“这其实是一个机会——如果能绕过中间环节的溢价,把省下的钱用在原料上,客户就能用同样的预算,吃到从前‘天价’级别的滋补品。”
消费降级的本质,是消费者对“价值”更敏感
在创始人看来,当下的市场矛盾并非单纯的价格问题,而是“品质信任”的缺失。“消费者不是不愿意花钱,而是不愿为不确定的价值买单。”她举例称,如初心燕近期推出的“古法干挑燕盏”系列,选用过去专供高端市场的极轻毛燕原料,因源头采购成本减低,价格比同类产品低30%,但洁净度和泡发率远超市场平均水平。“客户反馈说:想不到这个价格能买到如此品质的燕窝。
这一策略的背后,是品牌对供应链的深度重构:
**绕过“价格战”陷阱**:拒绝参与低端原料竞争,转而锁定因市场疲软而被低估的高品质原料;
**直采模式升级**:与东南亚燕屋建立长期合作,利用订单规模换取议价权;
**透明化成本**:向客户公开原料价格波动数据,解释“为什么现在能更便宜”。
十年之际的坚守:品质是最大的“性价比”
“经济越是不好,越要守住品牌的初心。”创始人坦言,行业乱象中,曾有同行劝她“随大流”降低成本做低端产品,但她认为,消费降级恰恰是品质品牌的机会。“当别人都在妥协时,你坚持用更好的原料,客户一定会看见。”
未来,如初心燕计划坚守品质初心,除去燕窝以外在其他类滋补食材也坚持高品质严选;同时推出“平价天货”的概念,将更多高品质食材纳入普惠范围。“我希望十年后人们提到这个品牌,会记得它曾在行业低谷时,重新定义了‘性价比’。”
【结语】
在快餐式消费盛行的时代,如初心燕的十年之路证明了一件事:真正的品质从不会过时,它只会在浮躁的市场中显得更加珍贵。正如其名,“初心”未改,或许才是对抗不确定性的最好方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