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9日,首程控股(0697.HK)在港交所公告称,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回购1765万股,耗资3230.1万港元,回购价格区间为1.80至1.86港元。自7月以来,公司已累计回购3674.6万股,累计金额近6700万港元。在当前港股低迷的大环境下,这一轮密集、大手笔的“真金白银”操作,引发了市场对其背后逻辑的重新关注。
公司管理层对此回应明确:“当前股价未能反映公司真实价值。我们会对投资者负责,坚定、大方地持续回购,用行动表达对公司未来的信心。”
但这不仅是一场回购。如果将时间线拉长、将视角转向产业,一条更清晰的主线正在浮现——机器人,或正成为首程控股押注未来的核心锚点。
一、从“逆势出手”到“趋势共振”
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整体估值仍处在底部区间。相比多数企业选择“谨慎观望”,首程控股的回购决策更像是一种穿越周期的主动作为。不过,市场更关心的是:公司底气何来?信心从何而来?
答案之一,藏在机器人。
过去数月,首程控股的“机器人矩阵”正在被市场逐步看见:宇树科技冲刺IPO、加速进化支持的清华火神队问鼎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松延动力、云深处、墨现等企业集体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一系列行业顶尖企业,恰恰是首程的被投组合。
从“投好企业”到“扶持平台型生态”,首程控股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财务型回报,而是试图在机器人“交付元年”的产业临界点上,扮演更具主动权的角色。
二、回购是信号,更是兑现的开场
这场回购的背后,其实是一种资本与技术的同步兑现。
一方面,港股低估为公司带来了难得的价值回归窗口,回购不仅优化了资本结构,也在股价层面为公司筑起安全边界;
另一方面,机器人正从“技术热点”走向“应用分水岭”。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即将在北京落地,宇树的Go2和H1系列已进入教育、政务、物流等多个垂类场景;加速进化的T1、K1则在国际赛事上站稳“国产第一”的身份。与之对应的,是首程控股通过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基金、首程资本等平台所构建的股权布局网。
在“资本兑现+产业落地”双轮驱动下,回购或许只是序章。
三、产业+资本:一场协同式跃升正在发生
首程控股近年来提出“双轮驱动”战略:资产运营+资产融通。在传统的REITs、产业空间、智慧停车等板块之外,公司不断加码机器人、AI、低空出行等具身智能方向。
更为关键的是,相比一般投资机构,首程在基础设施资产管理与产业空间运营方面拥有广泛的落地网络。这使其在推动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真实世界”过程中,具备了独特的整合能力和资源通道。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首程不仅在投项目,还在成立机器人租赁公司、协办机器人运动会、牵头发布行业榜单……它不仅是一个“下注者”,更正走向机器人产业生态的“共建者”。
市场关心回购,但更关心回购背后的逻辑。
对首程控股而言,这轮大方回购的背后,或许不仅是对股价的呵护,更是一场“产业自信”的提前释放。机器人产业的落地窗口正在加速打开,而首程控股已将这场时代机遇,转化为一套稳健而系统的战略路径。在这场被低估的结构性行情中,真正的信号弹,往往藏在那些最坚定的行动者手中。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