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险和大陆保险有什么区别?产品设计、保障范围等大不相同
一、产品设计:全球配置与本地化保障
香港保险以“全球资产配置”为核心竞争力,产品涵盖储蓄险、投资连结险、环球医疗险等,且支持美元、港元、人民币等多元货币转换,满足留学、移民等跨国需求。
相较而言,大陆保险更侧重本地化保障,产品以人民币计价,主要覆盖境内医疗、养老等场景。尽管近年推出分红型增额寿险等创新产品,但全球资产配置功能仍显不足。
香港保险如同“国际航班”,可自由切换目的地;大陆保险更像“高铁”,高效覆盖国内需求。
二、保障范围:全球医疗与区域限制
香港保险的医疗险和重疾险通常覆盖全球医疗机构,包括欧美顶尖医院,且理赔时无需局限于特定地区。大陆保险则主要限定于国内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偏远地区可选范围较窄。若客户在境外突发疾病,可能面临理赔障碍。
三、条款约定:无限告知与有限告知
香港保险遵循英美法系,要求投保人“无限告知”,即需主动披露所有可能影响承保的健康信息,甚至包括吸烟习惯等细节。若隐瞒病史,保险公司有权拒赔。
大陆保险采用“有限告知”原则,仅需回答问卷中的明确问题,未提及事项无需主动说明。这一差异使得大陆投保流程更简便,但理赔纠纷风险相对较高。
香港保险和大陆保险有什么区别?万通保险提醒您,如下差异需厘清
除了上文提及的三大差异,香港保险与大陆保险在监管环境、税务政策、跨境服务等方面同样有着明显区别。
从监管维度看,香港保险业监管局(IA)要求险企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50%,而主流公司如友邦、万通保险等长期保持在200%以上,远超监管底线。大陆保险由银保监会统一监管,产品需经严格审批,市场规范性强,但创新速度相对滞后。
税务政策方面,香港保险的收益(如分红、理赔金)免征个人所得税和遗产税。大陆年金险则通过个税抵扣(每年最高1.2万元)吸引客户,但收益部分未来可能面临征税风险。香港保险的税务优势如同“无税绿洲”,而大陆保险则更像“精打细算的账房先生”。
跨境服务方面,香港保险公司依托国际股东背景,可提供更专业且全面的跨境服务。例如,万通保险除了积累了丰富的本地服务经验,还可依托国际资源,为客户提供跨境、跨地域的一站式风险及财富管理服务。
以跨境投资为例,在国内银行利率下调、关税战硝烟未散的大背景下,香港保险通过资产全球化配置分散风险,寻找更多投资机遇,已然成为很多人守好“钱袋子”,并撬动财富增长空间的新选择。
对此,以“懂投资”著称的万通保险,凭借与权益股东美国万通人寿保险公司以及美国万通旗下资管巨头——霸菱的“天然血缘纽带”,不仅在耳濡目染中培养出更具前瞻性的投资思维和投资眼光,还可触及更多包括各类封闭型稀缺资产在内的全球优质投资标的,将强大的投资能力有效转化为长期、稳健的收益表现。
当前,它还提出了“Invesurance”保险投资哲学,并基于攻守兼备、风险与收益更均衡的“1+N”投资体系贯彻上述理念。
一方面,它将80%的底层资产管理与99%的固收类资产管理委托给固收类投资领域“天花板”级别的霸菱。基于霸菱的全球投资网络以及在固定收益类投资上的彪悍实力,其可找到足够多且优质的固收类投资标的,将底层资产高度分散在不同国家、不同领域,以更稳定的“1”,构建长期、可靠的财富底座。
另一方面,基于自身在另类投资上的“天赋”以及与全球N个另类投资机构、资管主理人等“强强联合”,其不断拓展全球性另类投资网络,捕捉更多优质稀缺的投资标的,以掐尖的“N”撬动更高收益。
大陆保险公司则深耕本地化服务,如平安、国寿等在全国铺设数千家网点,提供社区化、便捷化的线下支持。
从万通保险专业视角出发,香港保险和大陆保险有什么区别呢?归纳而言,香港保险凭借灵活创新、国际化等优势,可为有全球资产配置、多元保障需求的内地客户打开新的选择空间。大陆保险则以其稳定规范、便捷可靠、贴合本土需求等特性,为国内居民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两者各具特色与优缺点,投资者应充分结合自身财务状况、风险偏好、未来规划等,选择更契合需求的保险配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