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企二代”们的生活并不像外界想象中的那么舒适。2015年发布的《中国家族企业传承报告》数据显示,大多数二代并未明确愿意接班。其中,15%的二代表示不愿意接班,45%的二代对于接班的态度尚不明确。企业未来的传承与发展,正在成为困扰无数“二代”与“一代”们共同的难题。
为何“企二代”们对接班如此抗拒?“一代”与“二代”们又该如何打破企业传承的困局?这需要生活时代与生长环境截然不同的两个群体,克服彼此观念上的差异,找到共性,从而完成“企二代”们角色的转变。
在王敬宇看来,当初他回到北雁,同样自认为是“企二代”的身份,但在北雁的十年,他的许多观念早已悄然发生转变,从父亲手中接过北雁,也不再只是简单的继承而已。
01#
“企二代”的自证怪圈
“如果不好好努力,就要回家继承家产。”普通人的一句玩笑话,对每一个“二代”来说,都是他们避之不及的谶言。家族企业“接班人”这个身份,远没有外人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光鲜亮丽的外表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压力,有时甚至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作家吴晓波曾分享过这样一则轶事:他受邀参加一位朋友的私人晚宴,有多位“企二代”盛装出席。他们的父辈多是孤身闯荡的草根企业家,行业涉及地产、制造业、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但这些“企二代”们要么选择金融机构、要么选择独立创业,却没有一位选择留在父亲的公司里就职。
“二代”们这样的心态令人费解,但换位思考一下其实并不奇怪。从小含着“金汤匙”长大,年纪轻轻就被送去海外读书,自始至终接受的都是精英教育,这让他们有着属于自己的骄傲。然而令他们沮丧的是,在旁人眼中,这些所谓的“骄傲”并非是靠自己的努力,而是来自于父辈的庇荫。
正因如此,“二代”们纷纷落入了“自证陷阱”,试图与父辈以及父辈取得的成就划清界限。似乎只有用这种方式才能向社会证明,他们在通过自身努力创造价值,而不是大众眼中“不劳而获”的人。
同样身为“二代”的王敬宇,开始也没有回到北雁的打算。“那个时候我觉得我就是要在北京好好地生活、好好地打拼,跟我同学一样,在北京找一份体面的工作,然后去获得适当的报酬以及社会的尊重。”
在南开大学学习社会学本科专业之后,王敬宇去英国杜伦商学院攻读硕士学位。2010年11月,王敬宇进入和君咨询公司担任咨询顾问工作,一年之后又进入IBM咨询公司。彼时的他认为,物质层面的富足,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获取。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意识到,“二代”这个标签带给他的,不止有资源和财富,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虽然王敬宇并没有将北雁当成自己的后路,但是他对北雁有着另一种复杂的感情。“我认为北雁就像我的妹妹一样,她跟我的父母足够亲、跟我也足够亲,所以我对她是负有很深的责任。”
正是这种如家人一般的责任,在奶奶病重,全家陷入忙碌和焦虑时,他才真正感受到父母身上的重担,也明白自己对家庭和公司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毅然辞去工作回到北雁,像一个“哥哥”一样站了出来,担起了北雁的重任。
02#
身份转变带来的观念转化
刚回到北雁的王敬宇,在工作推进上并不顺利。他发现,这个和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妹妹”其实很陌生:从一线城市切换到四五线城镇,商业生态、职场生态都有很大的差别,身边的同事有多年形成的“风格”,团队也有成熟的“体系”,自己在其中显得格格不入。
对王敬宇而言,北雁作为一家有着几十年历史的企业,在理念、规则、流程上已经有不少积累,团队也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工作习惯,他很难用自己在外面学到的经营管理技术去影响和改变他们。为了更好地对“妹妹”负责,王敬宇在让自己适应北雁的同时,开始思考哪些内容需要改变,哪些内容是需要坚守的。
想要改变北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刚进入这个企业的时候,我就非常明确地知道这个企业里面有非常鲜明的一代企业家创业的烙印,他的文化、他的风格都在这个企业组织里面体现得非常明显。”这意味着,王敬宇作为一个空降的“二代”,既无法快速取得同事的信任,也很难树立自己的权威。
不只是王敬宇,这是每一个刚回到父辈企业的“二代”都需要直面的课题。例如在娃哈哈集团,宗庆后的女儿宗馥莉就曾公开表示不赞同他的管理风格。而在面对生意场上难以避免的政商关系时,父亲当作商业机会,宗馥莉也直言不耐烦。
认知差异、视角差异、代际文化差异……两代人的差异在工作中的每一处细节都被无限放大。面对工作中的这些困难,王敬宇并没有选择一味盲从,也没有处处唱反调,而是在实际工作中实现与父亲的求同存异。
“在过去的35年里面,我父亲之所以能够承担董事长的角色,是因为他的个人能力,他的个人认知以及个人的权威在组织里面达到了顶峰,所以他才能去承担这样的责任。我作为一个外界认为的传统意义上的接班者,我要找出来自己能给这个企业创造的独特的价值,以及一代做不好、做不了的那些事”。
王敬宇认为,自己与父亲处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因此在面对北雁的发展时,遇到的是截然不同的课题。在前三十年,得益于改革开放后经济的高速发展,北雁经历了从零到一的发展历程。而到了现在,伴随着科技进步,市场快速的迭代升级,顾客需求和消费习惯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因此,王敬宇越深入地了解北雁,越发现他从父亲手中接过来的不仅仅是一家企业,更有这家企业在这个时代所面临的一系列新难题。而自己想要带领企业实现二次成功,需要付出比父辈更多的努力。
03#
从“企二代”走向“创一代”
如果从创业起点上来说,所有接班企业的二代都可以被认为是“创二代”。他们站在父辈的肩膀上,去弥补父辈在企业治理、资本运作、数字化等方面的短板,为公司注入更多新的经营理念和元素。“创二代”是起点更高的创业者,他们所做的更多是在原有的根基上嫁接,找到企业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
美国摩根大通公司之前的一项调查显示,从世界范围看,家族企业能成功传到第二代的,只有三成。这也意味着起点更高,突破的难度就越大。因为他们面临的经济形势、产业环境、市场需求跟父辈不同。但是,从某些方面来说,王敬宇与父辈在创业上其实并没有区别,或者说他们又是新时代下的“创一代”。
例如在内部人员管理上,王敬宇接手企业后可能不需要重新招人、安排岗位、制定规则,但是他需要获得这些在他父亲手下做了几十年的员工的亲近和尊重,这就像古代新上位的小皇帝如何把大臣团结起来一样难,不仅需要能力与成绩,更需要耐心。
再比如,对于王敬宇来说,父亲创业的时候是从零到一搭建渠道,但是到了自己这里,需要的是渠道变革,提高效率。因为在信息越发透明化、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下,通过渠道变革提高效率势在必行,而这无疑会触动原有的一些渠道的利益。
在确保渠道变革带来效果的同时,能够不影响传统渠道的利益,这真的比从零到一搭建渠道的难度小吗?这些问题又真的是上一代人可以轻松解决的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就连格力都曾因为渠道变革的问题而引起经销商的不满。在直播、电商等新渠道中取得较好成绩的,目前来看,多数还是互联网企业。
所以,他们其实更像是新时代下的“创一代”。父辈留下来的企业给他们带来更高起点的同时,也给他们留下了更多的难题。想把一家企业做好,他们需要在企业上投入的精力,并不会因为站在了父辈的肩膀上而有所减少。
对于现在的自己,王敬宇坦言他正在变得和父亲越来越像。
例如在工作与生活的界限上,他最早认为,应该把工作与生活分开。但是现在,他越发觉得,把工作做好这件事不应该局限于上班时间,而是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倾注在这件事上。他的财富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开始更在意如何把这些“数字”管理好、配置好,让它们能够更加均衡、合理地助力公司的发展。
王敬宇身上的这些变化,并非是他本就有的能力,而是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一点一点被激发出来的。一家企业的前进,并非会因为你是“二代”而对你有所“仁慈”,市场的竞争,也并非会因为你是“二代”而对你“手软”。
在王敬宇看来,“企二代”的心态,其实是一种为了自己的心态。想要去证明自己也好、想要去成立自己的事业也好,都是希望通过取得一个好的成绩,在个体乃至社会层面获得正反馈。
但是回到北雁之后,他发现要想把事情做好,想要把企业做好,仅仅靠“企二代”的心态是远远不够的。
虽然北雁是父亲一手创立的,但是北雁并非是父亲一个人的北雁,这里有高管、有员工,还有无数在生活中已经离不开北雁的消费者。北雁未来的方向、每一个决策,都需要站在企业的角度去思考。既要为企业本身负责、又要为员工负责、还要为每一个消费者负责,这才是父亲能够把北雁做好的根本。
因此,无论是从企业转型和创新上来说,还是从未来将要面对的困难来说,王敬宇越发觉得自己其实更像是新时代下的“创一代”。在父亲手中长大的北雁,让王敬宇有了能够成为“企二代”的资本,为他提供了物质上的富足。
如今,享受了北雁红利的王敬宇回到这里,从父亲手中接棒,更需要用“创一代”所需要的勇气和智慧去解决这个企业在新时代遇到的问题,让它在现代这个时间节点上得到更好的发展,去为社会创造更多正向价值。
我们提起“企二代”,内心会不自觉地认为他们就是在“守业”。提起“创一代”,认为他们更多是在“创业”。对于二代们来说,守好企业中的文化、价值观,开创新时代下的新市场,在守业中创业,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基业长青。
从进入公司到现在,随着对公司了解的深入,王敬宇对自己的定位也越发清晰,虽然有着“企二代”的身份,但是必须要用“创一代”的心态去做企业。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源源不断地迸发出鲜活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