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0日,北京腾景大数据应用科技研究院发布《灵活就业群体调查暨2023年二季度灵活就业景气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持续关注灵活就业群体工作时长、收入情况等典型性特征的基础上,本季度重点调查了青年群体就业现状与意愿、非正规就业劳动力配置及数字化就业渠道等问题,并公布2023年二季度的就业、收入、消费景气指数和预期指数。
《报告》指出,随着经济修复反弹趋缓,二季度三大指数修复进程出现分化。其中,就业、收入景气指数分别从一季度末的49.8%和51.2%下降至49.2%和50.0%;消费景气指数扩张幅度进一步变大,由57.5%上升至58.6%。从职业类型看,职业间的分化程度有所加剧,线下生活服务人员、财务文员、销售业务员等就业景气指数回落较多,物流运输人员、平台接单人员和务农人员等就业景气指数上升较多,个体户与企业管理人员就业景气指数维持高位。
展望三季度,预期指数小幅回落。灵活就业群体的就业、收入、消费预期指数分别为58.8%、57.3%、52.1%,均较二季度预期指数有所回落,但整体仍处景气区间,市场预期持续修复但斜率有所放缓。
《报告》指出,新型灵活就业群体稳步扩大。以平台接单人员、在线服务人员为代表的新型灵活就业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其占比从2022年三季度的10.7%增长至2023年二季度的13.3%(不含兼职)。传统灵活就业群体整体占比持续下降,其中线下生活服务业人员和建筑工人下滑明显,占比分别下降2.1、4.0个百分点。由于短期劳动力供给增加、竞争加剧,平台接单人员二季度收入指数为44.6%,在线服务人员收入指数为47.3%,处于较低水平。
《报告》指出,灵活就业为青年群体就业提供新渠道。近两成应届高校毕业生表示很愿意从事灵活就业,超半数认为可以将灵活就业作为过渡,灵活就业意愿随着对其了解程度的加深而提高,职业规划课程影响较为显著。此外,“额外的技能培训、实训”与“更便利的找工作渠道”也能够有效帮助就业。
《报告》指出,非正规就业在劳动力配置上缺乏效率。研究发现,在低学历阶段(高中/职高及以下)非正规就业回报率与正规就业持平,但在高等教育阶段(大专及以上)其人力资本回报率显著低于正规就业且随着学历提高差距逐步增大。
《报告》指出,超半数个体经营者曾面临资金紧张,以网商银行为代表的互联网银行资金促进经营和雇佣作用明显。疫情前后,互联网银行给众多融资困难的个体经营者提供了资金支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恢复生产。调研发现,从网商银行获得资金支持的个体户有超五成经营者实现10%以上的营业额增长,近八成经营者增加雇佣人数。据悉,网商银行专注服务小微和三农,数字信贷已服务超5000万小微经营者。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