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在巴西贝伦召开,闲鱼再度亮相中国角数字化日活动现场,分享了过去一年平台在数字化赋能闲置流通上的经验和成果。最新数据显示,每天有700万件闲置物品在闲鱼上发布,日均交易的商品数量同比去年增长了30%。
(图:闲鱼亮相COP30,带来数字化赋能循环流通“中国经验”)
闲鱼公共事务总监童淑婷介绍,当前全球约2/3的碳排放与家庭消费有关,消费侧降碳刻不容缓,而闲置物品交易和再利用,能有效避免新产品生产过程中造成的原料消耗与能源消耗,是普通人参与消费侧减碳的重要途径。
过去一年得益于AI技术在闲鱼上的持续深入,普通人参与闲置交易的门槛被进一步降低,AI发布、AI智能托管解决卖家“不会发、没时间管”的困扰,“AI智搜”“AI行情”消除了买家“不会选、怕买贵”的顾虑。
这些深入交易核心环节的AI服务能力落地的背后,是闲鱼持续将前沿技术与平台特色深入融合,打磨出的一套专属于闲置交易的AI智能基座,实现对商品内容和商品价格的精准理解,缓解了闲置交易中因交易物品的“非标准化”及交易双方的“非专业性”带来的双重制约,有效提升闲置物品交易效率,数据显示,AI智能基座带动新发商品当日动销提升10%。
一方面是借助AI等新技术打破闲置交易结构性瓶颈,将社会闲置资源更高效地匹配给有需要的人,通过闲置循环加速降碳效应;另一方面闲鱼也在进一步激发人们参与绿色减碳行为的内在意愿,从“可以参与”,迈向“愿意参与”。
童淑婷介绍,闲鱼基于数字化能力和特色场景,还构建了一套可持续、有温度的绿色参与机制。首先是将公益嵌入闲置交易,让“善意”激发“绿意”,上线了“公益宝贝”功能,用户只需在发布闲置时勾选参与,并设置捐赠比例和捐赠项目,成交后自动捐赠相应善款。两年来,已有约560万闲鱼用户,发布3850万件公益宝贝,累计捐赠超3910万元。
(图:闲鱼构建了一套可持续、有温度的绿色参与机制)
近期,闲鱼又和蚂蚁森林合作推出“神奇鱼塘”这一入口,将用户参与闲置交易的绿色行为转换成可被记录、被感知的蚂蚁森林绿色能量。这一创新产品将闲置流转、绿色环保与趣味互动巧妙融合,为消费者开辟了循环利用新场景。据悉,神奇鱼塘上线仅两个月,已产生近1400吨绿色能量,相当于可种植7700棵梭梭树。
其次,通过数字化能力,让闲置物品精准对接到真正有需要的人。今年闲鱼与阿里公益“人人3小时”平台、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共同发起“给物社”闲置精准送频道,联合火柴公益等众多公益伙伴跑通了闲置物品和公益需求的精准匹配链路。爱心用户可以直接认领公益需求,并寄送物品给对应有需要的受助人。
通过“给物社”,乡村教师收到了讲课用的扩音器,流浪动物站获得了宠物监控设备,儿童服务站的孩子们则收到了闲置的电子琴。据童淑婷介绍,给物社上线以来,90%以上用户已认领2次及以上公益需求。这套绿色环保,又体现公益爱心的新参与模式,有效激发用户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善意”和“绿意”得以更好地流转。
据悉,今年已是闲鱼参与联合国气候大会的第三年,基于“SEED”减碳模式,借助前沿的AI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机制,闲鱼希望能让每个普通人都能轻松成为气候行动的参与者。从而真正实现闲鱼CEO丁健提出的目标,到2030年,助力社会累计减碳5500万吨,让更多人通过AI零门槛参与闲置循环。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