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四季度以来,在外部扰动频袭下,A股又起波澜。前期领涨的科技板块面临回调压力。对于如何度过颠簸期,在业界看来,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变,外部局势的冲突和扰动所造成的资产下跌反而是买点。地缘冲击和调整难免,但时间不会久,幅度可控,或是增持中国资产的良好时机。结构上,短期稳定类和受益政策预期类的板块相对占优,但中期科技成长仍是主线。因此对于想要提前备战来年的投资者来说,眼下的回调或许是冬藏播种的窗口期。
至于要在波动中播撒何种基金,关键还是要看基金管理人在科技成长领域的战斗力,而投资嗅觉敏锐的权益类基金有望入选冬播“种子选手”。汇安基金开放且多元互补的文化,给了团队“试错和迭代的空间”,这种文化对投研最大的支撑是“避免思维固化”,且能适配不同需求,降低单一风格波动风险。
典型如在投资上始终保持新鲜感和少年感的老将邹唯,不断打破路径依赖,扩大自己的能力圈,逐渐形成了“以行业公司框架为主,宏观策略框架为辅”的投资框架。邹唯领衔在管的汇安行业龙头混合基金以中长期行业景气度的边际变化作为投资线索,锚定产业渗透率加速提升的阶段,积极把握成长投资机会。从2025年基金中报看,截至2025年6月30日,该基金聚焦科技成长板块,以电子、机械设备行业为主,前十大重仓股主要包括半导体及通用设备、专用设备龙头股。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10月16日,汇安行业龙头混合A近一年收益率为72.73%,排名同类前10%(具体排名为255/4418,同类为偏股混合型基金)。
同时具有工程师思维的非典型基金经理单柏霖,拒绝被“价值派”或“赛道型”等单一标签所定义,更愿做“产业解题人”,而非“标签代言人”;保持敏感度扎根产业一线,找到被忽略的逻辑闭环,逐渐形成了适配科技投资的独特优势。其在管的汇安成长优选混合基金凭借前瞻布局AI领域,成功跻身近一年收益翻倍基金行列。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10月16日,汇安成长优选混合A近一年收益率为108.54%,排名同类前十(具体排名为9/2276,同类为灵活配置型基金)。
展望后市,多数券商认为,虽然短期海外扰动下,风险偏好驱动资产和顺周期资产可能调整,但与4月相比当前投资者心态已发生深刻变化,短期回调难改中长期向上趋势。投资者与其为指数涨跌起伏而纠结,不如以长期思维来淡化焦虑心态,把握回调采用基金定投或者逢低分批买入绩优权益基金的方式来积攒优质筹码,或是应对不确定性的法宝。
风险提示:本文观点仅供参考,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