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清晨,阳光洒进小院,贾桂轻声嘱咐坐在轮椅上的女儿注意保暖、尽快回屋,外孙背着书包蹦跳着去上学,……这一幕寻常的烟火气,是她自己用信念与疾病抗争的成果,是家人用双脚踏平的坎坷,更是社会用善意汇聚的“一条河”。
噩运接连重击人生,艰难跋涉为家而活
贾桂的人生,像一本被风雨打湿又晾干的书,褶皱里写满挣扎与不屈。10岁那年,一场意外导致她的双脚严重烧伤,从此落下终身残疾。走路对她来说,是日复一日的疼痛跋涉。
1991年,贾桂与一位老实本分的庄稼汉结婚,她满心以为这将是幸福生活的起点。然而,命运的重击却接踵而至,生活的重压更如巨石般沉甸甸地压在她的肩头。女儿刚刚10岁,却遭遇车祸,不幸高位截瘫,从此只能与轮椅为伴。家中还需负担两个孩子的学费,贾桂没有收入来源,一家人仅靠丈夫打零工勉强能维持生计。即便身处如此困境,贾桂也从未在人前流露半点苦楚。她默默操持着家中大小事务,将日子打理得井井有条,“那时候,我就有一个念头,只要家人都在我身边,生活就充满了希望”她坚定地说。
2020年,清苦但平静的生活再被命运激起波澜——贾桂被确诊为左乳浸润性癌。手术、放疗、化疗接踵而至,呕吐、脱发、虚弱如影随形。可她咬牙撑着:“只要还能动,就得为家里撑着”。
2023年9月,贾桂还没从乳腺癌的阴霾中走出,宫颈癌的诊断书再次压上心头。那一刻,她坐在医院走廊,眼泪静静地流淌。“为什么又是我?”她一遍又一遍问着自己。但转念想到刚参加工作的儿子、轮椅上的女儿和年幼的外孙,她擦干眼泪,坚强地说:“我不能倒!这个家还得顶着,也不能倒”。事实上,为了给她治病,家中已负债了十多万元。
善意如河水涌来,温暖困难母亲的心
2023年10月,贾桂到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治疗,放疗科孙晓革主任得知她的情况后,向她推荐了“母亲的河·肿瘤防治公益项目”,这是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放疗科主任王俊杰教授在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发起的一项公益行动,致力于为罹患宫颈癌、乳腺癌的贫困母亲提供医疗援助和专家会诊。
“那时,我一边四处奔波求医,一边为高额的治疗费用愁眉不展。孙主任跟我说有一种放疗手段对你的疾病非常有帮助,而且有个公益项目能帮你解决治疗费用的问题。我第一反应就是,这是真的吗?我能有这么好的运气吗?”。贾桂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语气里重现着当时的迷茫与怀疑,“直到真真切切地收到治疗援助金,我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更让贾桂感动不已的是,除了援助金,项目组还为她联络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放疗科副主任江萍教授远程参与治疗方案的评估,为她制定出科学精准的诊疗计划。治疗后,孙晓革主任更是坚持定期随访,密切关注她的康复情况。“真是遇见了好人,她们不仅是治病救人的医生,更是我全家的恩人!”贾桂满含深情地感慨着。
她把苦难熬成了“糖”,把爱聚合成“光”
如今的贾桂,脸上多了笑容,眼里有了光。2025年5月1日的最新复查结果令人欣喜——宫颈癌放疗成效显著,医生评价“恢复得非常不错”。家庭生活也渐次花开,愈见幸福。小外孙今年步入小学二年级,聪明伶俐,成绩稳居班级前茅;儿子于2022年在郑州大学化学专业毕业后,在准格尔旗第一中学担任化学教师,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而在村里,贾桂成了远近闻名的“励志榜样”。有人称她是“照亮别人的光”,她却说:“我只是个家庭主妇、一名母亲,但只要心不冷,河就不会断,路就不会黑。何况还遇到了这么多好心人”。
大爱之河温暖母亲的心,公益项目关爱万千家庭
“母亲的河·肿瘤防治公益项目”发起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王俊杰教授说:“贾桂的故事不是孤例。截至目前,项目已累计帮助130余位患癌母亲获得救治机会。我们始终相信——拯救一位母亲,就是挽救一个家庭”。
在他看来,这些女性身上闪耀着最动人的力量,她们承受着生活与病痛的双重压力,却依然选择坚强地爱着家人。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她们知道——你很重要,你值得被守护。
贾桂的故事,是中国患病女性坚韧与温柔的缩影。她们用不屈对抗命运,用乐观融化苦难,用母爱织就希望。河流,是大地的脉络,孕育着生息,被誉为人类的母亲。“母亲的河”公益项目帮助身处困境母亲,给予生命以希望与滋养。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仿佛成为河的一部分,汇聚成一股无形的力量。公益的意义不在于瞬间的奇迹,而在于日复一日的坚持与传递,像河水一样,无声却恒久地润泽每一个需要温暖的角落。
“母亲的河·肿瘤防治公益项目”专家基层行活动
乳腺癌和宫颈癌是威胁我国女性健康的两大恶性肿瘤,对女性健康和生命构成严重威胁,为其带来心理和生理的双重侵害。临床实践证明,如果能够及时发现且合理进行治疗,这两种癌症完全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甚至是治愈。近年来,我国政府将“两癌”筛查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也提出,要“完善宫颈癌和乳腺癌综合防治体系和救助政策”。“母亲的河·肿瘤防治公益项目”项目发挥社会组织政府职能的延伸和补充作用,通过衔接国家开展的“两癌”筛查项目,以“挽救一个母亲,拯救一个家庭”为情怀出发点,为符合援助条件的乳腺癌或宫颈癌患者提供救助,推动“两癌”筛查和后续诊治、救助服务的衔接,促进早诊早治、应救尽救。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