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硕果盈枝,食业盛会再启航!作为全国糖酒食品行业的年度风向标,第113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于南京盛大开幕。本届展会汇聚近万家海内外食品、饮料、酒类企业集中展示新品,吸引数十万行业专业观众到场交流,成为链接产业资源、洞察市场趋势、促成合作共赢的核心平台。
借此契机,中国川菜产业城于10月13日在南京金陵饭店举办专场招商推介会,不仅与行业精英面对面对接需求,更在现场斩获“第19届RISE中国食品产业成长之星·最具合作价值园区”荣誉,以产业硬实力赢得行业高度认可。
荣誉加持,共探食业增长新路径
本次中国川菜产业城招商推介会现场汇聚食品领域专家学者、行业大咖以及中粮、太太乐、十月稻田、皇家小虎、东阿阿胶、好丽友、盐津铺子、名仁等行业头部及成长型企业代表,聚焦消费变革、超级工厂打造、食药同源大健康、供应链升级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度对话,共寻行业增长新机遇。
活动现场,成都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四川成都郫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筹备组成员朱小燕发表主旨分享,从区位优势、主导产业布局、配套服务体系等维度,全面介绍中国川菜产业城的发展优势与未来规划。中国川菜产业城作为全国首个以地方菜系命名的产业园,它以品牌价值达661亿元的郫县豆瓣为核心,锚定复合调味品与休闲食品两大主导产业,持续优化产业生态,园区155家优秀企业开拓创新、勇立潮头,其产业聚合与生态优势为食品产业筑牢发展根基。
基于上述核心价值优势,中国川菜产业城特别荣获“第19届RISE中国食品产业成长之星·最具合作价值园区”奖项,这份荣誉不仅是行业对中国川菜产业城发展成果的肯定,更让现场企业对园区的合作潜力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产业引领,百亿集群彰显硬核实力
作为“世界美食之都”成都的食品产业核心载体,中国川菜产业城始终以“郫县豆瓣”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味核”,精准布局复合调味品、健康休闲食品、预制菜等核心产业,形成特色鲜明、竞争力突出的产业格局。
从产业规模来看,园区发展势头强劲:2024年实现产值130亿+,已集聚有友、新希望、杨国福、天味、川海晨洋等优秀食品饮料企业155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6件、中华老字号企业2家、规模以上企业57家,产业集中度超90%,是四川省内首个百亿级食品饮料产业集群的核心承载地。在细分领域,园区复合调味品产业规模占全国川菜调味品市场总规模的14%,其中郫县豆瓣品牌价值稳居661亿元高位,成为引领川菜产业发展的“金字招牌”。
在创新升级方面,园区同样走在行业前列:积极推动传统食品企业“智改数转”,已助力十余家企业完成技术改造与数字化升级,成功打造“传统食品产业智改数转示范区”。其中,杨国福2021年被工信部评为“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天味食品入选全国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名单”,以标杆案例带动行业向智能制造转型,为食品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全链赋能,构筑企业成长沃土
地方特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完善的生态体系支撑。中国川菜产业城聚焦链主企业引领作用,以“链主带动、全链协同”的发展模式,构建起覆盖“原料供应-生产制造-市场渠道-科研创新”的全链条产业生态,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
原料供应端:以四川本土优质农产品基地为核心,辐射新疆、甘肃、内蒙、安徽、云南等多省区,建立稳定的原料直供合作体系,从源头保障豆瓣、辣椒、花椒等核心食材的品质与供应稳定性,帮助企业降低原料采购成本。
市场渠道端:已深度链接蜀大侠、海底捞等知名餐饮品牌以及山姆、盒马等大型零售平台,服务覆盖5000余个品牌、10万余家线下门店,为园区企业打通“从工厂到餐桌”的快速通道,助力产品快速触达消费者。
科研配套端:建成CNAS国家级实验室、成都食检调味品检验检测中心、中药饮片创新工程实验室、电科食品行业数字化研究院、预制川菜研发中心等高能级平台,为企业提供产品研发、质量检测、数字化转型、技术攻关等全周期服务,降低企业创新门槛。
此次亮相第113届南京糖酒会并斩获行业重磅荣誉,既是中国川菜产业城展示“川菜味,郫都造”的重要窗口,也是其链接全国食品产业资源、吸引优质企业入驻的关键桥梁。未来,中国川菜产业城将持续强化产业优势、优化服务生态,与全国优秀食品企业携手,共同推动中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