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驱动下的算力风暴仍在持续演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培育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打造集算力统筹监测、统一调度、弹性供给、安全保障于一体的新型算力网基础设施。此举有望为强化算力资源供给提供支撑,将进一步提振算力产业。
同时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科技巨头,均表示将持续加码算力相关投资。中信建投证券认为,算力的资本开支具有持续性,调整是机会,同时建议积极关注OCS、CPO、CPC、空芯光纤等各种新技术、新产品商业化进展。
展望后市,机构普遍认为,国庆节后市场有望继续上行,A股中期没有下行风险,短期调整也不是大级别,调整兑现后,“红十月”是大概率。面对“红十月”在望,科技成长主线能否可持续?投资又该如何布局?
针对这些投资者关注的话题,汇安基金行业主题组基金经理单柏霖分析道,流动性是当前A股行情的核心驱动力,科技板块作为新质生产力承接者,将受益于这一流动性宽松,建议关注资金向AI和硬科技的倾斜。通过精选个股,聚焦于真正具备核心技术和强劲基本面的企业,科技板块未来仍将大有可为。
具体到细分领域机会上,单柏霖认为,中长期看,海外算力需求确定性未变但长期赔率需考量。国产算力产业链层面,随着国内大模型和AI应用的蓬勃发展,对国产AI芯片、服务器、交换机、液冷等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为国内算力产业链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和国产替代机会。AI应用方面,国内众多领域将率先利用AI技术实现降本增效或产品创新的公司,有望迎来业绩和估值的双重提升。
结构上单柏霖主要关注海外大厂份额变化及相关产业链。国内 AI重视国产化提升方向,半导体中智能驾驶等或将是长期方向。他进一步指出,国产算力主要在产业链上做结构提升,应用端则倾向尽量分散。
单柏霖管理的汇安成长优选混合型基金属于目前含“AI”量较高的产品。据2025年基金中报显示,该基金今年上半年适度增加了在AI算力基础设施(如光模块、 PCB等)以及业绩兑现能力更强的AI应用龙头公司的权重,并相应降低了部分短期业绩难以证实、估值偏高的个股仓位。这种灵活的调仓换股策略也得到了积极反馈: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9月29日,汇安成长优选混合A(005550)年内收益率117.38%,高居同类第4名(具体排名为4/2301,同类为灵活配置型基金);近一年收益率159.04%,位居同类第6名(具体排名为6/2272,同类为灵活配置型基金)。凭借突出的业绩表现,汇安成长优选混合基金也日益赢得了机构认可。据中报统计,该基金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合计)已从去年底的0%,增至今年二季末的30.42%。
以史为鉴,A股市场在国庆长假前后存在明显的“日历效应”。Wind数据统计,过去10年(2015年至2024年)国庆节后5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有6年出现上涨,上涨概率达60%。从这个角度看,对于想要分享科技板块机遇的投资者而言,选择含“AI”量较高的绩优产品来持基过节或是更好的选择。
风险提示:本文观点仅供参考,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