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信金融资产再次成功发行了新一期服务实体经济的资产证券化项目,加之今年7月底发行的100.1亿元,截至目前,该类资产证券化项目的发行规模已超150亿元,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据悉,9月18日,中信金融资产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了“云帆2期实体赋能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以下称“云帆2期”),该计划发行规模为50.1亿元,半年期票面利率1.73%、一年期1.78%,发行利差进一步收窄。
值得注意的是,云帆2期的发行与首期同样获得了市场投资者的高度认可,全场认购倍数达3倍以上。分析云帆2期所含资产,其基础资产涵盖了中信金融资产特定应收账款债权、信托受益权及财产份额,加权平均信用等级达AA/AA+,资产信用质量优良。同时,云帆2期在此前1期发行创下年内同类产品“规模最大、成本最低、利差最窄”的市场纪录的基础上,再次创出同期同类产品利差新低。
不仅如此,近年来,中信金融资产持续优化负债结构与融资成本,以2025年上半年为例,其新增中长期融资1704亿元,创历史新高,母公司一年期以上融资规模较年初增长44%,融资期限更加合理。同时该公司新增平均融资利率同比下降50个基点,利息支出同比下降12.3%。
9月初,中期业绩发布会指出,今年上半年中信金融资产在扩大融资规模、优化负债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已经形成以银行、保险为主要渠道,以同业借款、债券、资管产品和再贷款为主要品种的多元化融资结构。下一步,中信金融资产将深化与各金融机构合作,在资产端、负债端双向发力,积极探索资产证券化等融资工具创新,不断丰富融资品种,提升融资能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而稳健的融资能力和持续优化的负债结构也让中信金融资产的业绩拥有了更加表现。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信金融资产经营业绩显著提升,实现总收入402亿元,同比增长21%,归母净利润61.68亿元,同比增长15.7%,剔除金租出表影响同比增长27.5%,年化ROE达21.1%。
随着业绩持续增长,中信金融资产股价也表现的格外强劲。统计显示,自2022年加入中信集团以来,中信金融资产股价三年多最高累计涨幅达到544%,总市值一度超过千亿港元,位居中资金融股前列。
2025年是中信金融资产“一三五”战略中“三年质效显著提升”的收官之年,随着“云帆2期”的成功发行,中信金融资产再次展示了其在资产证券化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市场领导地位,正朝着“五年成为行业标杆”的目标稳步迈进。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