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能文,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会长、中国市场杂志社原社长范建华,中国市场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供应链管理年会主席团副主席徐文涛,物资流通国际合作事务中心主任王校武,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标准化组织创新物流技术委员会主席何明珂,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院长姜旭教授,天津大学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系主任、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学术院长刘伟华教授,中国市场杂志社《供应链管理》编辑部主任张茜编审,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全球供应链副总裁樊华,中兴通讯供应链创新发展实验室主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采购与供应链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婷婷参加了会议。中国市场杂志社社长助理、《供应链管理》杂志执行主编、中国供应链管理年会副秘书长韦京博士主持了会议。主办方中国市场杂志社副社长张扬,中国市场杂志社副总编辑王琳,中国市场杂志社理事会(筹)执行副秘书长周南,中国市场杂志社供应链学术交流中心主任、《供应链管理》编辑部副主任朱文昊,《供应链管理》编辑部编辑徐东豪到会,来自全国各地高校供应链管理专业学科负责人、专家和老师及大型物流与供应链企业高管等近一百五十余人参加了论坛。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能文
刘书记结合供应链的韧性与创新力已成为大国竞争战略支点的大背景,认为供应链学科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应当坚持:标准牵引,完善供应链人才能力标准与认证体系,树立行业“风向标”;平台赋能,依托《供应链管理》等杂志的国家级期刊阵地,打造理论创新与实践转化的思想枢纽;生态聚合,联通政府、院校、企业资源,构建开放整合的创新共同体。
中国市场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供应链管理年会主席团副主席徐文涛
徐文涛社长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行业的升级,供应链管理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拓展,从最初的物料采购、生产制造到物流配送,到如今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产业链供应链已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形态,其韧性和安全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抵抗风险能力的大小,对现代化经济体系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当AI算法重构供应链决策逻辑,大数据重塑产业协同模式,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已成为破局关键。《供应链管理》于2020年创刊,着眼于政策研究、学术理论、实践案例与人才培养四个方面,已成为业界需要的“行业智囊”。经过近六年的努力,《供应链管理》杂志越办越好。他倡议:以《供应链管理》期刊为纽带,高校学者为学科“扎根”,企业专家为实践“培土”,政策研究者为生态“施肥”,促进供应链领域的智慧碰撞,推动中国供应链学科升级与人才培养的发展。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标准化组织创新物流技术委员会主席何明珂
何明珂教授做题为《全球供应链重构中的学科边界拓展:从专业化到生态化的范式跃进》的报告,指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面临着技术革命、产业变革、贸易保护、市场竞争、提质增效降本、可持续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及供应链安全的挑战,物流与供应链创新将有全学科、全适配、全模态、全方位、全社会、全场景的全新发展趋势,他认为供应链管理专业的完善、供应链管理学科方向的发展、供应链管理交叉学科的创立、供应链管理最佳实践的科学研究、供应链管理理论体系的科学研究等是供应链管理学科专业建设的重要问题。
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院长姜旭教授
姜旭教授做题为《物流供应链人才培养与专业发展创新——以北京物资学院为例》的演讲。从北京物资学院供应链管理专业的发展、转型升级、一流专业建设、一流教材建设、一流师资建设、一流对外合作、一流国际认证、一流专业大赛、一流对外培训和一流创新发展等十个方面,回顾了供应链管理专业发展的历程,总结了专业建设发展的经验,并对专业发展创新提出了展望。
天津大学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系主任、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学术院长刘伟华教授
刘伟华教授做题为《智启生态、共建未来——AI时代驱动的供应链管理学科交叉整合与人才培养体系重构》的演讲。认为智慧经济时代下的人才需求趋势是技术和商业发展的双螺旋,以天津大学供应链管理专业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为例,介绍了天津大学以生态促发展——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的先进经验,提出专业发展趋势与人才培养体系重构应当增强创型、应用型、复合型数智供应链人才供给,强化跨学科教育、加强实践教育、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国市场杂志社《供应链管理》编辑部主任张茜编审
张茜编审做题为《供应链人才困局:学科怎么改?企业怎么做?》的演讲。 她指出,供应链发展的四大发展趋势:数字化与智能化全面渗透、 柔性化与协同网络、绿色供应链与可持续发展和供应链标准化趋势。供应链人才培养新模式:高校教学的虚拟仿真+交叉学科培养模式、企业维度的岗位认证+场景化培养体系、产教融合层面的协同创新机制下的生态化构建模式和学术研究层面的期刊平台+成果转化双轮驱动模式。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全球供应链副总裁樊华
樊华副总裁做了题为《通威供应链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实践》演讲。认为复杂多变与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对供应链组织及人员提出硬技能、软技能和领导力等更高的要求,结合通威在供应链数字化变革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提出了供应链规模化、线上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应当对供应链人才梯队进行动态管理,以提升梯队活力、保持组织创新力。
中兴通讯供应链创新发展实验室主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采购与供应链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婷婷
刘婷婷做《AI驱动下的供应链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与职业发展》的演讲。以在智能工厂打工的机器人为例,认为AI+供应链复合型人才成为时代刚需,提出了AI重构供应链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新路径,将AI人才培养纳入战略考量,打造基于AI的知识、业务、人、文化四位一体新范式,建立PULSE模型构建一体化供应链知识平台。
中国市场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供应链管理年会主席团副主席徐文涛发布2025年采购与供应管理大会会议论文入选名单。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能文,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会长、中国市场杂志社原社长范建华为2025年采购与供应管理大会入选论文作者颁发证书。
物资流通国际合作事务中心主任王校武、中物联采购与供应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常朝晖为2025年采购与供应管理大会入选论文作者颁发证书。
论坛的压轴环节是进行2025年采购与供应管理大会会议论文入选证书颁发仪式。这次论文征集活动由中物联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市场杂志社和中国财富出版社共同组织实施,成立了评审专家委员会,对投稿论文进行了评审,最终有16篇论文入选《2025年采购与供应管理大会会议论文集》,由中国市场杂志社通过中国知网中国学术会议网线上出版,涉及上海交通大学、安徽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等高校及中移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煤一局、中化集团、中国能源集团、中国船舶集团、山东高速集团等大型央国企业科研团队。
《供应链管理》杂志执行主编、中国供应链管理年会主席团副秘书长韦京博士
中国市场杂志社社长助理、《供应链管理》杂志执行主编、中国供应链管理年会主席团副秘书长韦京博士主持了论坛。
“链接世界 合作共赢” 2025年采购与供应管理大会暨第六届中国供应链管理年会供应链学科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论坛主办方中国市场杂志社与会人员与参会嘉宾合影。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