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媒市场整合背后:垄断隐忧凸显,监管审查成关键

2025-09-16 17:23:42     来源:

2024 年,梯媒(电梯媒体)行业迎来里程碑式事件 —— 分众传媒宣布收购新潮传媒。这一交易若顺利落地,将彻底改写国内梯媒市场的竞争格局,推动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同时也让 “如何在整合中平衡发展与公平” 成为行业聚焦的核心命题。从双寡头竞争到头部企业主导,梯媒市场正站在整合与变革的十字路口,监管审查、技术升级与生态多元化,成为决定行业未来走向的三大关键维度。

在收购事件之前,分众传媒与新潮传媒长期构成国内梯媒市场的“双寡头”格局,但二者凭借差异化的资源布局,形成了互补而非完全重叠的竞争态势。分众传媒以楼宇媒体和影院银幕广告为核心,覆盖城市主流消费人群的通勤、娱乐场景;新潮传媒则聚焦中产社区户外视频与平面广告,深耕社区消费场景。据行业测算,若收购完成,两家企业的智能屏数量将整合至130万块,形成“全场景覆盖”的规模优势。

从市场份额来看,整合后的影响力更为显著:2024年分众传媒在国内户外广告市场营收占比14.5%,新潮传媒占比2.7%;而在梯媒细分领域,分众传媒市占率高达68.3%,新潮传媒为15.7%,二者合并后市占率将突破80%。这一比例已远超《反垄断法》中“市场份额达二分之一即推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标准,因此反垄断审查成为本次交易的关键环节。

监管护航:反垄断审查成行业公平 安全阀

随着分众传媒于 8 月 7 日公布收购草案(交易总价 83 亿元,含 1.21 亿元现金对价与 81.79 亿元股份对价),市场对 “垄断风险” 的担忧进一步升温,行业隐忧集中显现:广告主担心投放成本上涨,中小梯媒企业忧虑生存空间被压缩,消费者则对广告内容同质化问题提出质疑。对此,分众传媒在公告中明确表示,交易需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的经营者集中审查,这也意味着监管部门的态度将成为交易能否落地的关键。

从法律依据与审查逻辑来看,此次交易的反垄断审查将围绕 “是否排除、限制竞争” 展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若经营者利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 “不公平高价销售”“排他性交易” 等行为,即构成垄断。结合梯媒行业特性,监管审查可能重点关注两大问题:一是合并后的企业是否会与物业公司签订 “排他性协议”,限制其他梯媒企业进入楼宇,形成 “一城一屏” 的垄断局面;二是头部企业是否会凭借市场优势提高广告报价,增加广告主的营销成本。

业界普遍预测,监管部门可能会以 “附条件批准” 的方式推进交易,例如要求企业不得签订排他性协议、限定广告价格涨幅、保留中小梯媒的市场接入通道等。同时,行业自身也在探索应对方案: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建议,大型广告主可通过组建联盟增强议价能力,抵制不合理涨价;此外,广告主可采取 “多元化媒体策略”,减少对单一梯媒渠道的依赖,通过搭配线上短视频、户外大屏等媒介,削弱头部企业的市场支配力。

监管审查的核心意义,不仅在于防范单一企业垄断,更在于维护梯媒行业的竞争活力。正如植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叶涵所言,评估市场竞争健康度需综合多维度因素,不能仅凭集中度或价格单一指标定性,唯有保障 “公平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 有效运行,才能为行业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技术破局:借鉴国际经验,推动梯媒智能化升级

在市场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如何避免行业陷入 “垄断导致创新停滞” 的困境?业界给出的答案是:以技术升级打破发展瓶颈,借鉴国际经验推动梯媒从 “传统广告载体” 向 “数字化互动平台” 转型。

从国际市场来看,美国、欧洲等地区的户外数字广告(DOOH)已实现高度数字化、程序化与互动化,电梯场景的技术应用尤为成熟。相比之下,中国梯媒虽规模全球领先,但仍存在 “设备老旧、投放粗放、内容同质化” 等问题 —— 传统静态框架海报占比高,广告投放多依赖 “楼宇定位” 而非 “人群精准定位”,部分广告因高频重复、洗脑式传播引发用户反感。这种差距,也为中国梯媒的技术升级提供了明确方向。

借鉴国际经验,中国梯媒的技术破局可围绕 “物联网 + 数据 + 云” 深度融合展开,核心路径分为三步:

首先,加速 “数字化屏幕替换”。欧美电梯广告屏以高亮、高分辨率数字屏为主,支持动态视频播放与实时内容更新,而中国梯媒仍有大量静态海报。未来,数字屏的普及将成为基础:一方面,数字屏支持 “程序化购买”,广告主可实时调整投放内容与时段;另一方面,数字屏为 “分时投放” 提供可能。

其次,借助传感器与物联网(IoT)技术,可推动广告投放模式升级 —— 从过去 “按楼宇划分人群” 的粗放式运营,转变为 “瞄准特定时间、精准触达目标人群” 的精细化模式。比如,工作日早高峰时,向通勤白领推送咖啡、商务类 App 广告;傍晚及周末时段,则为家庭主妇群体投放生鲜采购、教育服务相关广告。

最后,聚焦 “内容与创意升级”。技术是骨架,内容是灵魂。海外优秀电梯广告的核心优势,在于 “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相比之下,国内电梯广告内容,在狭小的空间内,有时以高频重复、同质化内容及洗脑式音乐,给用户带来不适。海外广告则截然不同,例如,优食(Uber Eats)的广告屏实时显示附近餐厅与送达时间,耐克的广告屏结合天气数据推荐运动装备,这类 “有用 + 有趣” 的内容,让广告从 “干扰信息” 变为 “实用信息”。

中国梯媒可借鉴这一思路,联合本地生活、出行、新闻等平台,创作基于实时数据的动态广告;同时,利用国内发达的二维码与移动支付生态,将 AR 技术融入广告 —— 用户扫码即可领券、参与品牌互动或跳转小程序,实现 “品效合一”,让梯媒从 “展示终端” 变为 “转化入口”。

“AI 时代的到来,为梯媒技术升级提供了新机遇。” 盘和林强调,若梯媒行业不能主动拥抱 AI、物联网等新技术,很可能被采用新模式的企业替代。技术升级不仅是应对垄断的手段,更是梯媒行业实现 “高质量发展” 的核心动力。

生态多元:中小企转型,构建梯媒 差异化竞争格局

市场高度集中后,中小梯媒企业并非只能被动退出,而是可通过 “差异化转型” 找到生存空间。梯媒属于重资产行业,屏幕部署、物业合作需大量资金,大型企业往往占据商业楼宇、核心社区等主流场景,而医院、高校、园区、县域等垂类场景,因 “覆盖人群特定、运营成本较低”,成为中小企的转型方向。例如,华南地区部分区域性梯媒企业已聚焦 “医院场景”,为药企、健康管理机构提供广告服务;部分企业则深耕 “高校场景”,针对大学生群体推送教育、文创、消费类广告。

梯媒的多元化发展,首先是载体的多元探索,广告内容形式不同则屏幕形态不同。例如:融合物联网与AR技术的智能屏,使广告从单向展示变为双向互动;90度折角屏营造裸眼三维创意空间。同时,可以辅以互动手段,如用户扫码可直接领取优惠券、参与品牌小游戏等。

与此同时,梯媒行业的 “内容多元化” 也在同步推进:部分企业与政府部门合作,在电梯屏播放公益广告、政策解读、天气预警等公共信息,提升媒体的社会公信力;联合短视频内容娱乐平台,在闲时段(如午后、夜晚)播放精简的脱口秀、新闻快讯、美食探店、短剧等内容,吸引用户主动观看,打造“线下抖音”概念等

梯媒市场的整合,既是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推动行业 “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 的契机。从监管审查防范垄断,到技术升级驱动创新,再到生态多元化保障竞争活力,三大维度共同构成梯媒行业的 “健康发展三角”。未来,随着反垄断审查落地、技术应用深化与中小企转型推进,梯媒行业或将迎来 “集中度提升与创新活力并存” 的新格局 ——通过技术与生态创新,为广告主、用户与行业参与者创造更大价值。

 

标签:

猜你喜欢

嘉实基金、泰康基金等六家北京公募基金共同组织“金融知识进社区”投资者服务活动
全能冠军COFE+第6代咖啡机器人入驻法国巴黎
“科基”这么好,为何不建议炒?
白皮书发布!深耕中国三十年,赛多利斯助力“中国新药”全球突围
百城名医联动护骨,万人共赴骨健康之约!九力氨糖第二届久久骨健康关爱周圆满落幕
云储新能源闪耀山东清洁能源博览会:打造数字储能产业集群,赋能山东能源互联网建设
江苏盛世华为洁净室工程口碑实录——十余年客户见证的卓越品质与价值创造
Pin针0.01mm弯曲致10万赔偿?维视智造3DL系统破解质检盲区
纠结律康胶囊治失眠好不好?这些关键信息帮你判断
片仔癀,不能轻易断论。。。
月活近六千万的草料二维码小程序,为什么不接广告
“老年健康保险研发应用协同创新计划”涞水慈善捐赠活动
澳涞山庄双节“名人同台竞技+篝火夜宴”早鸟价3.9折起,更有机会获全年畅玩卡
华检医疗与仁和药业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共创OTC产业数字化未来
营收同比增长11%!浙江华业核心业务收入稳步增长
瑞德智能(301135):携手腾讯云发布智能床2.0,破局睡眠健康市场
华检医疗(01931.HK):RWA“所中所”模式首单落地,助力仁和药业资产上链
服贸会“京”彩绽放:北京国际人力智揽全局,领航全球人才发展新征程
万家基金多措并举 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续写山海情:吴忠市领导考察泉州同心农特产品体验店
跨越山海,爱满伊宁—— 奥博甄选公益援疆行动圆满成功
百利好2025中秋礼盒|月满人团圆 好礼传心意
金沙酒业第五届 “金沙红了” 高粱节盛大启幕 —— 回上游, 见金沙,共赴丰收之约
平安银行北京分行启动2025年玉树支教与捐赠行动
张平:百年老字号的淡化危机——“莲香楼”商标与企业字号及老字号分离使用的逻辑悖论
侯胤杰新作|那场悠闲而宁静的“法租界”绮梦
片仔癀公司盛装亮相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十五载风雨同舟,TCL为2025亚布力企业家论坛夏季年会保驾护航
羊城见证交易智慧——JUNO MARKETS技术峰会广州站完美收官
肇庆“千里拥抱”西安,创新链“碰撞”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