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院士牵头开展的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诱导化疗和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NPC)的Ⅲ期DIAMOND研究获国际医学顶尖权威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JAMA)发表。该研究是首个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探索“全程免疫治疗+去同期顺铂”方案的Ⅲ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证实了在联合全程免疫治疗的基础上去除传统同期顺铂化疗,可维持优异治疗疗效的同时显著降低毒性,实现了减毒不减效的研究目标,提供了一项临床易应用、患者易接受的解决方案,破局当前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临床治疗困境。
DIAMOND研究结果于不久前入选了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最新突破性摘要(LBA),同时被评为ASCO最佳研究(Best of ASCO)。此次再获国际顶尖期刊JAMA全文发表,不仅为鼻咽癌临床实践提供了高级别循证证据,也进一步体现了国际学术界对“全疗程特瑞普利单抗免疫治疗+去同期顺铂”策略的高度认可和免疫疗法在鼻咽癌治疗中的重要地位,有望为该类患者提供一种极具前景的治疗新选择。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马骏院士和孙颖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金标准”有局限
鼻咽癌是一种与EB病毒(EBV)感染高度相关的恶性肿瘤,尤其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高发。超70%的NPC患者初诊时已处于局部晚期,预后较差。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期放化疗是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金标准”。然而,顺铂导致的胃肠道毒性、血液毒性以及对听力、周围神经、肾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免疫疗法在鼻咽癌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疗效,既往研究证明在同期放化疗基础上联用PD-1抑制剂可使患者3年FFS率提升9.6%-10.0%。因此,或可在PD-1抑制剂联合诱导化疗和放疗的基础上去同期顺铂治疗,以保持疗效的同时降低毒性,提高治疗依从性。
特瑞普利单抗作为我国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抗PD-1单抗,已成功在美国、欧洲等多个国家批准上市,并同时获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以及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三大顶级权威指南推荐用于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一线治疗。本研究旨在探索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诱导化疗后放疗联合或不联合同期顺铂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与安全性。
提出“低毒”新策略
马骏院士、孙颖教授团队既往已通过局晚期鼻咽癌中的CONTINUUM和DIPPER两项大型Ⅲ期临床试验,证实了在放化疗基础上全疗程或辅助时相联合PD-1抑制剂可提高无事件生存,然而全疗程免疫联合疗法所引起的毒性事件也相应地增加,严重急性毒性发生率高达74.2%。考虑到PD-1抑制剂可有效提高生存,研究团队猜想在联合PD-1抑制剂的基础上豁免同期顺铂化疗,或可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减少毒性。为此,研究团队前期通过一项Ⅱ期单臂PLATINUM研究初步探索了“全疗程免疫、同期去顺铂”的联用策略,发现该策略可使鼻咽癌患者3年无失败生存率达到88.5%,同时显著减轻毒性。
基于此,研究团队再接再厉,联合全国共13家单位共同开展了一项多中心、Ⅲ期、随机对照DIAMOND试验,纳入了共532例非转移的T4N1或N2–3分期的局晚期鼻咽癌患者,标准治疗组接受“诱导-同期-辅助”全疗程特瑞普利单抗联合GP方案诱导化疗和顺铂方案同期放化疗;豁免同期顺铂组则在标准治疗组基础上去掉同期顺铂。在设计上,该研究设定了2个共同主要终点,在疗效方面基于“无失败生存”采用非劣效性检验,在安全性方面基于“所有分级的呕吐发生率”采用优效性检验,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无远处转移生存、安全性、耐受性和生活质量。
经过37个月的中位随访后,研究发现豁免同期顺铂组的3年无失败生存率为88.3%,而标准治疗组为87.6%,两组3年无失败生存差异的单侧95%置信区间下限为-3.9%,大于预设界值-8%(非劣效p=0.002),达到了疗效上的非劣效。所有分级呕吐发生率在豁免同期顺铂组为26.2%,标准治疗组为58.9%,显著下降了33.6%(p<0.001),达到了安全性上的优效。因此,本研究的2个共同主要终点都实现了统计学上的阳性结果。此外,两组在总生存、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无远处转移生存上均无显著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使用基于“全程特瑞普利单抗+去同期顺铂”的治疗策略不会降低患者生存获益,并且显著改善呕吐症状,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耐受性也更好。研究首次证实了局晚期鼻咽癌在免疫时代去同期顺铂化疗方案的可行性,有望为鼻咽癌患者带来治疗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