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查查APP显示,3月6日,先觉聚能科技(四川)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核电设备成套及工程技术研发、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等。天府创新能源研究院持股40%,A股上市公司国光电气持股7.5%,国光电气董事长张亚任该公司董事长。
在被投资者问及该项投资后,国光电气表示,合资公司定位为支撑天府创新能源研究院发展并拓展其职能的市场化机构,与其共同构建起“研究院+公司”相互支撑的聚变裂变混合能源事业核心组织架构。上市公司在其中主要立足于自身工程化、产业化生产优势以及多年核工业专用设备研发制造经验积累,深度参与并积极推动聚变裂变混合能源新型技术的市场化应用,培育聚变裂变混合能源产业链,引领并拓展市场需求,按需组织项目科研,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孵化等。
对于未来的影响,国光电气回复,“此次合资公司的成立有望进一步助力公司获得行业上下游战略合作机会,共同推动国内聚变能源战略发展,实现技术突破,形成重要知识产权布局,进一步拓宽公司技术护城河,夯实公司行业领先地位,有望在未来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公开资料显示,天府创新能源研究院是由四川天府新区举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研发机构,以分步实现颠覆性能源方案为目标集聚领域高端人才,发展创新能源技术,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支撑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西部科技创新高地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原子核物理学专家彭先觉任研究院院长。
彭先觉及其科研团队潜心研究的“Z-箍缩混合堆”项目,将通过核聚变技术,从根本上解决当前裂变反应堆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为人类社会的能源需求提供长达数千年乃至万年之久的稳定供给。其中,“Z-箍缩混合堆”不仅极大提升核能的安全性,还实现了热电联供的高效模式,显著提高了能量的综合利用率。
双方的合作早在去年9月就初露端倪,国光电气曾于投资者调研活动记录中透露,混合堆项目是公司在核工业领域重点跟进几个项目之一,已与项目方积极跟进沟通,进展不错,公司也有相关的项目配套经验。
公开资料显示,国光电气是我国“一五”时期前苏联援建的国家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从事微波器件的研制生产,至今拥有超过60年的研制生产经验。目前,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国内专业从事真空及微波应用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新能源等领域。公司核工业设备及部件产品主要包括ITER配套设备、核工业领域专用泵以及阀门等。
近年来,国光电气核工业板块业务发展迅速。2021年至2023年,公司核工业板块营业收入从1.31亿元快速增长至3.73亿元,增长幅度高达184%。同期核工业板块营收占比也从22%增长至51%。由于在核工业设备和压力容器测控组件领域,国内参与者极少,国光电气的核工业设备和压力容器测控组件产品属于业内独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充分受益近年来不断提速的核电行业市场需求。
方正证券研报指出,可控核聚变或为人类能源终极解决方案,未来商业化前景广阔,近年来国内外可控核聚变项目持续推进,商业化进程有望加速。预计2025年左右将建成50兆安Z-箍缩驱动器实验装置,以此验证聚变和次临界堆关键技术,这将成为我国人工大规模实现热核聚变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