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医疗服务需求显著上升,人们对药品供应链安全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医药流通行业面临服务和技术的巨大变革。总的来说,医药流通行业正迈向更高集中度、更高数字智能化、更高效率的方向,“强者愈强”局面已成。
创美药业(2289.HK)深耕非招标市场,长期以来稳居华南地区医药流通领域龙头地位。近年来,该公司凭借前瞻性的布局,在业务多元化以及数字化转型的方面加码发力。这种积极迎接变革的态度,不仅使其在行业竞争中继续巩固领先地位,更使其在业绩方面表现出色,拉动整体盈利步入上行通道。
业绩增速显著提升,优质服务获多方认可
日前,创美药业发布了2023年中期业绩。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2.6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约20.24%;实现毛利约1.42亿元,同比增涨约14.46%;实现净利润约0.26亿元,同比增长约27.68%,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财报显示,该公司净利润高增主要由于主营业务收入及毛利的增长,以及费用有效管控所致。
销售网络方面,规模上,于2023年6月30日,创美药业分销网络覆盖12,262名客户,客户数量较上年度同期增加799名;共有供应商1,008家,分销10,758种产品。质量上,创美药业持续提高一级经销产品的品种和规模,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引进适销、毛利率高的优质产品,丰富产品种类。
与亮眼的业绩相匹配的是,创美药业的服务质量与经营成果受到了广泛认可,获得多个奖项荣誉。2023年上半年,该公司获得由全国工商联医药商会颁发的2022-2023年度中国医药商业百强企业,获得第四届医药金石奖及2023年度最佳医药营销团队奖等荣誉。值得关注的是,该公司的仓储配送能力突出,提供的物流服务广受好评,多次获得业内奖项。
多举措促进高质发展,综合竞争力增强
具体分析创美药业近几年的发展举措,我们可以发现,该公司在维持药品分销原有竞争优势的基础上,正通过积极拓展物流业务、大力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引入优质的合作方等多个战略举措,逐步构建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优势。
1、第三方物流业务渐成第二增长曲线。创美药业没有止步于在传统药品流通领域取得的优势地位,而是结合自身优势,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在原有的业务基础上开辟了第三方物流业务新领域。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收入来源多元化,还能使公司更好赋能产业链,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创美药业与厂家、商业分销商及连锁药店等多家客户达成第三方医药物流委托业务及其他仓储或运输等增值服务合作,相应客户数量同比增加超30%,相应收入同比增长超70%,为其长期稳健增长注入强劲动能。此外,物流业务的拓展也为该公司提供了跨领域合作的机会,为其未来增长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2. 加快数字化赋能,重视降本增效。据悉,创美药业在业务经营和管理中十分重视数字技术的应用,持续探索“互联网+医药”、数字化及AI协同领域。目前该公司已配备多项智能设备,引入了配套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同时,该公司还拥有完善的物流网络和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广州核心仓和其他地区物流中心的多仓协同。
通过数字化赋能,创美药业得以更好地跟踪产品流向、库存情况以及客户需求,从而实现更加精准的供应链管理,为其新业务的展开奠定坚实基础。此外,数字化还可以优化内部流程,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为其持续提质增效提供有力支持。
3、引入国有股东,扩大资源网络。财报显示,国有企业江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药集团”)已实现对创美药业控股,并且于2023年3月2日与创美药业签订三年借款框架协议,股东大会授权总经理每年可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向江药集团申请不超过5亿元的财务资助。由此可见,创美药业引入国有股东,对自身的加持效果立竿见影。
然而,引入国有股东对创美药业的正向影响将是长远的。一方面,国内医药流通行业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强强联合将利于创美药业应对行业趋势变化带来的挑战,巩固领先地位。另一方面,江药集团与创美药业的业务具有很强协同效应,双方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想象空间较大,有助于创美药业提升综合竞争力,助力其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进一步扩大。
行业市场空间广阔,成长前景看好
目前国内经济发展保持着稳中向好态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叠加新冠疫情的持续性影响,以上因素均促使居民健康保健意识显著提升。国内医疗保健支出占比有望持续上升,预计未来药品流通行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与此同时,“数字化+医疗”的崛起为医药流通行业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从药店电商到医疗健康APP,迅猛发展的前沿科技正在改变人们对医药品的理解和购买方式。此外,随着全球医药市场的扩大,供应链管理也变得愈发复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能够结合自身优势,积极探索新领域、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产品和服务数智化水平的医药流通企业将充分从中受益。
综合来看,经过近几年的耕耘,创美药业已经收获不错成效,正逐步建立起运营的良性循环。放眼长远,预计创美药业还能于加码数字化技术应用、深耕第三方物流业务、强化与国内外知名厂商合作、推进与国有大股东之间的合作等多个方面寻求突破,向上动能仍较为充沛。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