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维导语:出入境旅游是展示文化软实力、彰显国家影响力的重要载体,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旅游业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水平的关键指标战略。伴随出入境政策限制逐渐取消,出入境旅游恢复有望。
当代中国的发展成就,为入境旅游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回首二十年入境旅游发展,入境旅游发展情况非常不乐观,甚至形成了大退步。
外国人来华政策调整
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决定自北京时间2023年3月15日零时起,就外国人来华签证及入境政策作如下调整:
一、恢复2020年3月28日前签发且仍在有效期内的签证入境功能。
二、驻外签证机关恢复审发外国人各类赴华签证。
三、口岸签证机关恢复审发符合法定事由的各类口岸签证。
四、恢复海南入境免签、上海邮轮免签、港澳地区外国人组团入境广东免签、东盟旅游团入境广西桂林免签政策。
出入境政策进一步调整
为进一步保障便利中外出入境人员往来,促进服务对外开放,国家移民管理局自2023年5月15日起进一步调整优化以下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
具体包括——
全面恢复实行内地居民赴港澳团队旅游签注“全国通办”。内地居民可向全国任一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提交赴香港、澳门团队旅游签注申请,申办手续与户籍地一致。
实施内地居民申办赴港澳地区探亲、工作、学习证件“全国通办”。内地居民因探亲、工作、学习,以及因就医、诉讼、处理财产等事由拟前往港澳地区的,可向全国任一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提交与申请事由相应的探亲、逗留和其他三类签注申请,申办手续与户籍地一致。
调整在澳门就读的内地学生逗留签注有效期。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对赴澳门高等院校就读的内地学生,签发的逗留签注有效期由最长不超过1年,调整为与其在澳门就读的学习期限一致。
全面恢复口岸快捷通关。在1月8日恢复毗邻港澳口岸边检快捷通关的基础上,按照疫情前做法和标准要求,允许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5年有效)、一年多次有效出入境通行证的中国公民;持外国护照和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外国电子护照及6个月以上外国人居留许可的外国人;在定期国际航班上工作的中国籍机组人员和可免签入境或已办妥1年以上(含)乘务、任职签证或居留证件的外国籍机组人员可经边检快捷通道通行。
出入境旅游复苏有望
世界旅行和旅游理事会(WTTC)近期表示,预计2023年全球旅行和旅游行业将接近恢复至疫情前规模。今年这一市场的规模预计将达到9.5万亿美元,对全球GDP的贡献与2019年相比仅差5%。预计2024年全球旅游业将全面复苏,超过2019年。
《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2023》 显示 2023年全球旅游恢复程度预计好于2022年。从全球旅游总人次恢复程度来看。预计,悲观情境下,2023年全球旅游总人次为92.4亿人次,将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的63.8%,恢复水平比2022年(58.2%)高出5.6个百分点;基准情境下,2023年全球旅游总人次为107.8亿人次,将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的74.4%,恢复水平比2022年(66.1%)高8.3个百分点;乐观情境下,2023年全球旅游总人次将达到119.9亿人次,将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的82.7%,恢复水平比2022年(71.2%)高11.5个百分点(见表2.1和图2.18)。
从全球旅游总收入恢复程度来看。 预计,悲观情境下,2023年全球旅游总收入为4.5万亿美元,将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的77.6%,恢复水平比2022年(79.6%)略低2个百分点; 基准情境下,2023年全球旅游总收入为5.0万亿美元,将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的86.2%,恢复水平比2022年(79.6%)高6.6个百分点; 乐观情境下,2023年全球旅游总收入将达到5.5万亿美元,将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的94.8%,恢复水平比2022年(79.6%)高15.2个百分点(见表2.2和图2.19) 。
入境游是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抓手
出境旅游一定程度上形成高端国内游的替代,入境游才是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抓手。
入境旅游是推进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抓手
入境旅游在我国旅游行业,尤其是对外经济贸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9年中国旅行进出口总额达2856.1亿美元,约占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36.4%。其中,旅行出口(入境)总额345.1亿美元,约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12.1%,这个比值逐年下降。2020年、2021年因为疫情影响,进出口数额大幅下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绿维研究院作图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2017年中国国际旅游收入326亿美元,世界排名跌出前十位,而在2001年,中国国际旅游收入178亿美元,即已经世界排名第5位,2013年达到517亿美元,为世界排名第4位,自此以后,中国国际旅游收入逐年下滑,2017年度仅为2013年度的63%,不仅低于美国、西班牙、法国等传统旅游大国,还低于泰国、日本等国家。中国国际旅游收入主要来自于国际游客的入境旅游消费,从2007年中国国际旅游收入达到400亿美元以后,中国国际旅游收入徘徊于400至500亿,2013年之后,持续下滑,已经成为重大问题!
图 2017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情况
资料来源:世界旅游组织
从2019年数据来看,入境旅游是中国对外服务贸易收入的重大收入来源之一。但同时,中国旅行进口额高达2511亿美元,约占服务进出口总额的58.1%,旅行出口对中国服务贸易的贡献率远高于旅行进口。入境旅游是旅游进口的重要组成,其发展亟待加强。
入境旅游倒逼我国旅游供给侧改革
入境旅游虽是我国开展最早的旅游业务,是国家增加外汇、拉动GDP、增加就业、输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贸易手段之一,但发展至今,入境旅游的总体成绩不甚理想。以2016年为例,我国入境旅游人数达13844.38万人次,其中港澳台游客约占80%,外国人仅占20%。而在这些外国人中,67.5%的游客来自我国周边的日、韩、俄、菲、蒙、越、泰等亚洲国家,而来自欧、美、澳等发达国家的游客比例仅占入境旅游人数的6%。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游客的出行方式,游客更加成熟,需求更加多样,更趋向于购买散客化、深度化、体验化、品质化的旅游产品,这就倒逼中国入境旅游的上游供应链要创新突破,要深挖旅游产品内涵,创新开发新产品、新服务,从而推进我国旅游供给侧改革。
入境旅游可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输出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我国塑造良好国际形象、提高国际影响力、营造和平发展国际环境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硬实力发展很快,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但文化软实力与之相比却发展薄弱。衡量一国文化软实力的大小是通过该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互动对国际环境产生影响的大小来衡量的。
通过发挥我国入境旅游“民间外交”职能,广泛开展旅游文化交流活动、体育赛事活动、旅游节庆活动、旅游人才交流合作、学术交流、国际会议等一系列活动,可以让更多的外国人走进中国,了解中国文化的智慧和真理,认识、认同、理解并欣赏中国文化。
入境游突破发展,顶层设计很关键
中国出境旅游政策从早期的“适度发展出境旅游”到2005年“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到2007年“有序发展出境旅游”转变;相对应的,入境旅游从早期的“大力发展入境旅游”政策到2007年变为“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政策。伴随政策的变化,出境旅游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一方面,由于国内旅游者出境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也是旅行商出于盈利的目的,把出境旅游的推广放到了重要的位置。2010年,出境旅游人数开始超过入境旅游人数,贸易逆差日趋明显。入境旅游发展十几年年停滞甚至倒退与2007年政策的变化有巨大的关系,政策变化直接导致了发展旅游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
通过入境旅游的发展增加旅游外汇收入,缩减服务贸易逆差,使以旅游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结构合理化,已经成为迫切的需求。目前,出境旅游蓬勃发展和入境旅游停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促进国际友好政治互信的角度考虑,对于出境旅游应采取稳定发展的战略。入境旅游的发展问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应该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旅游政策的重心应该重新转向入境旅游。以日本为例:日本19世纪80年代为缓解贸易摩擦需要鼓励出境旅游,适时推出“海外旅游倍增计划”,在国内经济衰退和出入境旅游比例失调的形势下,2003年,推出“观光立国”战略,2006年推出《观光立国推进基本法》,大力发展入境旅游以求达到振兴日本经济的目的。
表 90年代日本入境旅游发展相关政策法规表
绿维文旅根据网络资料编辑
2019年初,绿维文旅也出了多篇研究文章,给出了入境旅游提升的策略。欢迎大家畅所欲言,对入境旅游发展献计献策。
图片来源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