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2022年期间共有56起母婴投融资事件发生,金额为21.0亿元,母婴融资金额缩水近84%,投资热情急速下降。
(数据来源:母婴研究院)
母婴市场正迈入整合变革期,将加速竞争格局演变,尽管母婴市场受到各方面影响,但中国辅食市场规模持续呈增长态势,从艾瑞咨询发表的《2023年中国婴幼儿辅食行业趋势洞察报告》可以看出近几年来,中国婴幼儿辅食渗透率一直持续稳步提升。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可见当“精细化育儿”“科学育儿”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母婴领域的细分将走向发展的“快车道”。据媒体及行业人士分析,辅食市场有可能出现以下转变。
一、零辅食品牌或自建工厂?
近几年,零辅食品牌委托同一家代加工工厂现象是很普遍存在的现象。辅食品牌选择代加工,很容易造成产品同质化问题,很多零辅食品牌的同类产品中仅仅只是配料表中有细微差别。而选择自建工厂可以自主研发设计产品,制造差异化产品。其次品牌选择代加工产也面临着一些风险,首当其冲的就是食品质量问题,由于工厂生产的不稳定,产品质量不佳会影响品牌口碑等风险。
但零辅食品牌选择自建工厂并不简单,先不说自建工厂的选址、谈判耗时费力,品牌对产品生产技术水平以及在生产线的改造成本甚至还可能高于工厂自建。
除此之外,早在,2017年,食药监总局发布《婴幼儿辅助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7版)》(以下简称《婴辅细则》)。《婴辅细则》规定,2018年6月30日起,持有罐头、挂面、饼干、婴幼儿及其他配方谷粉等食品类别生产许可证以及未取得婴幼儿辅助食品类别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得生产婴幼儿辅助食品。上述细则颁布至今,有相关资质的工厂增长缓慢,这意味着品牌想要正常经营,在生产资质方面也要符合相关法规。
目前很多辅零食品牌的发展,目前暂时还离不开代工企业,但事实上不管是代工模式,还是自建工厂模式都各有利弊。品牌应该根据自身的业务情况、未来的发展规划等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
二、工厂自创品牌在营销建设上稍有欠缺
那么,或许工厂可以自创品牌?毕竟扶持“别人”上位不如靠自己,毕竟工厂有成熟且成功的产品可以立马投入市场。其实很多工厂也有推出自有品牌,如天鹏食品有限公司推出了天鹏食品,浙江天和水产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拾味爸爸等等。
但很多工厂在品牌营销建设上投入甚少,对于消费者来说品牌影响力也是促进消费者购买的动力之一。在艾瑞咨询数据发布的《2022年中国母婴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购买婴幼儿辅食考虑因素调查中,除了最关注安全品质问题外,品牌知名度也是购买辅食的重要参考,有26%的消费者考虑品牌知名这个因素。
可见消费者在产品选择上更加愿意选购知名、实力强的品牌。现如今,零辅食品牌格局基本稳定,工厂想要在众多零辅食品牌中再收获一批忠实粉丝,显然不是易事。也正如上述提到母婴融资市场近两年来明显放缓,品牌准入门槛逐渐提高,母婴赛道对于新品牌更具挑战性。
其次随着互联网红利见顶,线上流量平台竞争激烈,想要通过流量获客越来越难,成长窗口不断压缩,工厂想要通过“买量”的老方法已经走不通了。综上,工厂自建品牌看似比品牌自建工厂简单,但实操难度也不小,目前有些工厂已经开始尝试进行品牌建设,实际效果还需要经过市场检验。
三、高品质原料、创新竞争
由于辅食行业存在代工模式,故消费者可能买到不同品牌相同配料、口感的产品,而在年轻家长多元化喂养需求下,辅食市场逐步出现了消费者倒逼品牌升级供应链,未来辅食行业的明显趋势,将在供应链、品牌两个阵地中决出胜负,这一现象苗头明显,例如位于辅食行业头部的秋田满满,早在去年12月就与国际巨头DSM联手在原料上进行创新,一举推动了婴辅食行业对更高品质维生素及营养素原料竞争的标准。
无独有偶,今年4月26日秋田满满首发行业第一款专为宝宝定制的婴标营养面粉——婴幼儿维矿多多营养面粉。
这款婴标面粉是业内首个执行GB 10769婴幼儿标准的面粉,其低菌检测专利技术是秋田满满与江南大学共同苦心研制的,从小麦品种选择到种植再到生产色选、润麦磨粉后,最终实现低菌存储。
四、线下渠道仍占主导,线上渠道增速加快
最后对于母婴赛道来说,除了产品本身重要外,渠道战略布局一样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23年,母婴行业逐步回归最后一公里。许多消费者往往都是先通过线下母婴店或卖场超市了解接触新的辅食产品后在形成复购习惯后再转向线上渠道购买。在艾瑞咨询数据披露的信息可以看出消费者零辅食购买渠道里线下渠道为主导,线上渠道增速加快,许多家长会选择在线上渠道复购。
随着大环境逐步趋好,线下门店布局开张刻不容缓。许多母婴品牌做了线下的调整,例如:孩子王大力发展全渠道全场景战略,在线下门店布局方面打造直营门店。抢占线下消费渠道成为目前母婴品牌战略布局重头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